close
"我們已經發現瞭指數依賴性的有力證據。每升溫1攝氏度,季風降雨量將可能增加約5%,"主要作者Anja Katzenberger說,他來自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PIK)和德國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LMU)。"在此,我們也能夠證實之前的研究,但發現全球變暖正在增加印度的季風降雨量,甚至比之前想象的更多。它正在主導21世紀的季風動態。"
降雨量過大會傷害植物
更多的降雨對印度及其鄰國的農業部門來說不一定是好事。正如來自LMU的共同作者Julia Pongratz所解釋的那樣。"農作物特別是在最初的生長期需要水,但在其他生長狀態下,過多的降雨會對植物造成傷害,包括印度大部分人口賴以生存的水稻。這使得印度經濟和糧食系統對波動的季風模式高度敏感。"
對過去的研究強調,人類行為是降雨加劇的背後原因。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人為的強迫因素開始超越幾千年來發生的緩慢自然變化。起初,高太陽光阻擋氣溶膠負荷導致升溫減弱,從而使降雨量減少,但從1980年起,溫室氣體引起的升溫已成為季風季節更強、更不穩定的決定性因素。
"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氣候變化是關於不可預測的極端天氣及其嚴重後果,"來自PIK和紐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小組負責人和合著者Anders Levermann就發表在《地球系統動力學》雜志上的研究結果發表評論。"因為真正關系到的是印度次大陸的社會經濟福祉。更加混亂的季風季節對該地區的農業和經濟構成瞭威脅,應該為決策者敲響警鐘,在全球范圍內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