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 (1).jpg

青黴素的發現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突破之一,它使得潛在的致命感染能夠非常容易被治療。但幾十年的過度使用和濫用已經磨損瞭我們在戰鬥中的優勢,因為細菌對我們制造的每一種抗生素都產生瞭耐藥性。現在已經到瞭這樣一種程度:某些菌株對我們能扔給它們的任何東西都免疫,這可能會在未來幾十年把我們帶回“醫學的黑暗時代”。

為瞭讓形勢朝著有利於我們的方向發展,科學傢們經常開發或發現新的抗生素,但這隻是把問題進一步推到未來。另一項研究則是研究那些細菌無法抵抗的非化學替代品--使用強光、液態金屬碎紙機、毒箭或分子鉆將其撕碎的物理攻擊。

這就是RMIT團隊現在創造的技術,其關鍵是黑磷(BP)。BP這是一種超薄材料,目前主要研究用於電子產品中矽的替代品。它的抗菌功能也被註意到但此前從未被研究過。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BP在電子產品方面最大的缺點之一原來在醫療應用方面是相當有用的。

這項研究的聯合首席研究員Sumeet Walia表示:“當氧氣存在時,BP就會分解,這對電子設備來說通常是個大問題,我們必須通過艱苦的精密工程來克服這個問題以開發我們的技術。但事實證明,容易被氧氣降解的材料是殺死微生物的理想材料--這正是研究抗菌技術的科學傢們一直在尋找的東西。所以我們面對的問題就成為瞭他們的解決方案。”

當BP分解時,它會產生活性氧,這些活性氧能夠破壞細菌和真菌的外膜並最終殺死它們。BP本身能完全分解,所以它不會在體內積聚進而傷害到人體細胞。

在實驗室裡,研究小組測試瞭BP薄層對抗五種細菌(包括大腸桿菌和超級細菌MRSA)和五種真菌(包括念珠菌)。他們發現,在兩小時內,高達99%的細胞被殺死,而在24小時內,BP本身完全分解。

b (3).jpg

這表明,這種材料可以用於制造跟醫學相關的表面的塗層,比如像傷口敷料或植入物,它可以在自身溶解之前迅速殺死任何潛在的感染。重要的是,這項技術不應有助於進一步的抗菌素耐藥性。

b (4).png

這項研究的聯合首席研究員Aaron Elbourne表示:“我們的納米薄膜塗層是一種雙重細菌殺手,它通過撕裂細菌和真菌細胞來工作,這是微生物很難適應的。它將需要數百萬年的時間才能自然進化出新的防禦機制來應對這種致命的物理攻擊。盡管我們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才能將這項技術應用於臨床,但在尋找更有效方法來應對這一嚴重的健康挑戰方面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新方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