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發佈的一段視頻中,Neuralink展示瞭在靈長類動物身上測試其腦機接口技術的最新進展情況。在視頻中,Neuralink聲稱六周前在名為佩格(Pager)的獼猴大腦中植入瞭芯片,它僅僅通過這個芯片就可以玩乒乓球視頻遊戲,以獲得香蕉奶昔作為獎勵。
客觀地說,這是相當令人驚訝的成就。正如馬斯克在推文中所說的那樣:“一隻猴子真的在用大腦芯片玩電子遊戲!!”
然而,或許更令人驚訝的是,猴子用思維玩電子遊戲實際上已經有近20年的歷史瞭。紐卡斯爾大學的安德魯·傑克遜教授(Andrew Jackson)稱:“猴子用思維控制電腦光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他補充說,第一次類似Neuralink技術的演示早在2002年就出現瞭。
2002年,一組研究人員展示瞭他們可以讓猴子使用思維隨意移動電腦屏幕上的光標。當時他們指出,這項技術可以用來幫助癱瘓的人以類似的方式控制屏幕。
傑克遜補充說,這項技術背後的想法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1969年,一位名叫埃伯哈德·費茨(Eberhard Fetz)的研究人員將儀表上的指針連接到猴子大腦中的單個神經元上,並能夠訓練猴子僅利用大腦活動就能移指針。
Neuralink成立於2016年,正在開發一種微芯片。理論上,這種芯片將被植入人的頭骨中,電線將沿著頭蓋骨散開進入大腦。這些電線將能夠記錄大腦活動,以及刺激大腦的特定區域。
Neuralink的想法是,這些芯片可以在短期內幫助研究和治療神經疾病。但馬斯克說,從長遠來看,它們將幫助他實現理想中人類意識和人工智能之間“共生”的目標。
多年來,馬斯克始終在炒作在猴子身上的各種測試。2019年,在Neuralink設計的流媒體演示中,馬斯克首次向世界暗示瞭Neuralink在猴子身上的測試。他當時稱:“一隻猴子已經能夠用其思維控制一臺電腦。”
加州大學神經生物學助理教授安德魯·海瑞斯(Andrew Hires)在2019年就曾說過,他對Neuralink能夠實現這樣的技術並不感到驚訝,並準確預測瞭Neuralink在最新視頻中展示的那種“心靈感應”技術。
海瑞斯預測:“這隻猴子不是在網上沖浪,它很可能是在通過移動光標來移動一個小球,並試圖與目標相匹配。”這與佩格在最新視頻中所玩的遊戲非常吻合。
今年早些時候,馬斯克再次開始大肆宣傳對猴子的測試。1月31日,他在語音社交應用Clubhouse上接受采訪時說:“我們已經在一隻猴子的頭骨裡植入瞭無線設備,它可以用思維玩電子遊戲。”
馬斯克是個非常精明的營銷者,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名聲來為其公司打廣告。值得註意的是,在視頻的結尾,他呼籲人們申請Neuralink的工作,這實際上是個巧妙的招聘戰略。
雖然神經學傢表示,讓猴子用思維玩電腦遊戲的基礎技術並不具有革命性意義,但他們依然贊揚瞭Neuralink在無線芯片工程技術方面取得的進展。
傑克遜教授在2020年9月接受采訪時表示,任何開發不需要電線的神經接口技術都是好事,因為它降低瞭感染的風險。他說:“僅僅從動物的福利角度來看,我認為如果你能用不涉及電線穿過皮膚的東西做實驗,那將會改善動物的福利。”他補充說,這將來也可能對人類有好處。
在回應最新視頻時,傑克遜說,雖然這不是驚天動地的壯舉,但它是個重要的概念證明。他解釋稱:“我當然不是要批評Neuralink展示以前已經有人做過的事情,這是驗證任何新技術的明智方式。如果你發明瞭一臺新望遠鏡,首先把它指向你知道自己會看到什麼更有意義。所以,Neuralink顯然正在沿著一條非常明智的路線來驗證他們的設備。”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生物工程研究員賴利·格林(Rylie Green)說:“我能從視頻中看到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獼猴可以自由移動,也沒有可見的設備與它相連。我想說,這絕對是一大進步。即使這不是超級創新,也是向前邁出的積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