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via WCCFTech)
由 @Leakbench 分享的信息可知,EPYC 7543 處理器的基礎頻率為 2.8GHz / 加速可達 3.7GHz 。L1 數據緩存為 32KB × 32,L2 緩存為 512KB × 32,L3 緩存更是高達 32MB × 8 。
本次基準測試還揭示瞭采用 AMD EPYC 7543 處理器的單路服務器配置,可知這款 Zen 3 處理器具有 32 核心 / 64 線程,目前尚不知曉雙路配置會有怎樣驚人的表現。
由時鐘頻率推測,EPYC 7543 處理器的熱設計功耗(TDP)應該接近 200W 。此外緩存部分(16MB L2 + 256MB L3)暗示其 CCD 模組一共有 8 個,而不是 4 個。
EPYC 7543 - Geekbench 4
性能方面,EPYC 7543 的單核 / 多線程成績分別為 6056 / 111379 分。作為對比,56 核 / 112 線程的英爾特爾至強白金 8276 服務器處理器的成績僅為 4913 / 112457 。
Xeon Platinum 8280 - Geekbench 4
雖然至強 8280 憑借核心多的優勢,在多線程得分上略勝一籌,但單核性能的差距,實在是有失顏面。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英特爾測試平臺這邊僅配置瞭 192GB 的內存內存,而 AMD Zen 3 霄龍 7543 這邊為 384GB 。
雙路至強 8276 平臺,56 核 / 112 線程 - Geekbench 4
然而就算搬出瞭頂級的雙路至強 8276 的平臺(輔以 384GB 系統內存),其得分也不過 5048 / 117171 。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英特爾平臺在 AVX-512 指令集方面的優勢(雖然實際工作中很少用到這樣的負載)。
最後,我們很期待 AMD 在服務器 / 工作站市場打破英特爾長期以來的壟斷地位。畢竟 14nm+ 制程的牙膏已經擠瞭太多年,且 10nm+ 的架構表現也難以達成預期的發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