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iFive成立於2015年,由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Krste Asanovi教授和兩名研究生創立,他們正是啟動RISC-V指令集研究的團隊成員。

RISC-V 是一種用於 RISC 芯片的開源指令集,具備完全開源的特點,可以自由地用於任何目的,允許任何人設計、制造和銷售RISC-V芯片和軟件。

指令集是CPU的基礎之一,主要分為復雜指令集(CISC)和精簡指令集(RISC)。兩種指令集各有優勢,大傢熟知的X86架構,就采用的復雜指令集,主要用於PC和服務器;而ARM則采用的精簡指令集,基於RISC的ARM系列架構則占據瞭95%以上的手機市場。

可以說,目前的主流架構都掌握在英特爾和ARM手中,行業集中度非常高。

RISC-V指令集恰好是破局的“第三者”,完全開源的特性,使得任何芯片設計公司在使用該指令集時不會涉及到知識產權的爭議,也不受地緣政治及國傢利益的影響。這意味著,如果RISC-V指令集成熟並被商用之後,英特爾和ARM的“護城河”將受到沖擊。

並且,RISC-V具備精簡、低功耗、模塊化、可擴展等技術優勢,適合對生態依賴比較小的封閉或半封閉產品、深嵌入式或新興的物聯網、包含嵌入式人工智能等應用的邊緣計算領域及需要定制化的場景,被認為是傳統兩種指令集的“接班人”。

SiFive就是研究該指令集的主要玩傢之一,不但創始人具有深厚的學術背景,其現任CEO Patrick Little曾任高通公司負責汽車業務的高級副總裁,負責平臺工程工作的Chris Lattner也曾就職於Google,擅長編譯器相關領域的技術工作。

該公司自成立以來已經獲得來自英特爾、高通、SK海力士等頭部芯片公司的超過1.85億美元的融資,並且已經陸續發佈瞭各種RISC-V CPU IP。截至目前,該公司估值近5億美元。

雖然英特爾並沒有說明收購SiFive的真實意圖,但從英特爾此前發佈的IDM2.0計劃可以猜測,這是英特爾對抗ARM的舉措之一。

眾所周知,英特爾在PC和服務器領域,依靠Wintel模式成為該領域的王者,但在手機、平板等終端領域,卻敗給瞭AA聯盟(ARM-Android),ARM架構在手機芯片領域占據瞭絕對的優勢。

RISC-V被看做是新一代指令集,雖然在技術上還不能比擬RISC,但其優越性已經受到行業的高度關註,如果這筆收購交易成功,那麼英特爾就能豐富其IP庫,從而與ARM直接競爭。這對於英特爾來說,是極其重要的戰略。

同時,這筆交易不得不讓人想起英偉達斥資400億美元收購ARM的交易,這筆交易目前正接受來自各國的反壟斷審查,前途未知。不過,英偉達CEO黃仁勛對此表示樂觀。

這兩筆交易,雖然都隻是正常的商業並購,但如果從宏觀層面看,ARM一旦被英偉達收購,那麼必將受到美國相關法律的影響,將可能喪失獨立性,這也是多國反壟斷機構的擔憂;另一方面,英特爾收購SiFive,是其佈局RISC-V的重要抓手。

英特爾和英偉達都是半導體行業的代表,一旦將RISC和代表未來的RISC-V牢牢抓緊,那麼很可能會形成新的技術壁壘,進一步鞏固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護城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