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源:小米

圖源:小米

原標題 翻瞭雷軍投的10傢新能源車企,除瞭汽車本車,小米基本湊齊

文/孫妍 李玉洋

3、能不能成?隻是為瞭做高估值造一個資本故事,還是新能源汽車的風口到瞭?小米和雷軍準備好瞭嗎?為瞭解答這些問題,我們翻瞭雷軍投的10傢新能源車企。

圖源:小米

圖源:小米

01    

小米投資的10傢電動車企

雷軍炫富稱,小米有錢燒得起,2020年底小米賬上現金流有1080億元,足以幫小米汽車度過早期研發階段,未來10年預計投入100億美元,首期投入100億元人民幣。

圖源:小米

圖源:小米

雷軍拒絕瞭主動登門的投資,成立一傢全資子公司準備自己幹。

這是一個冒險的決定,造車很燒錢,目前新能源企業大多仍處於虧損狀態。2020年,蔚來虧損53.04億元,小鵬虧損27.32億元,理想虧損1.52億元。

雷軍的第二大底氣是,小米有1萬多人的研發團隊,今年預計增加5000人。小米招聘汽車工程師、研發人員等消息,外界早就傳得沸沸揚揚。

最大的底氣在於同行的鼓勵和生態的建立。過去幾年,小米投資瞭近10傢電動汽車企業,對雷軍做出造車這一決定影響最為深遠的,必然是對蔚來和小鵬的投資。

翻看順為資本投資對外公開的500多起投資事件,我們基本湊齊瞭雷軍投資的10傢電動汽車相關企業。

除前端造車的蔚來和小鵬,還有做汽車電子電控產品的蘇州奧易克斯,開發自動駕駛系統的智行者和Momenta,做激光雷達的北醒,做汽車技術研究的車米科技,做車內智能交互、智能語音和車傢互聯的新案科技,做地圖導航的凱立德以及做車載智能硬件的睿米。

圖源:IT時報

圖源:IT時報

如果算上順為資本投資的汽車後市場公司大概接近20傢,比如把新能源車賣到農村去的什馬出行,做新能源汽車銷售、二手買賣和回收的優電科技,賣汽車用品的電商車品匯,賣車的人人車,做車險智能推薦的車車車險,做汽車維修養護的開思汽配、好汽配、好快省和弼馬溫養車網。

02    

用小米手機模式造車?

從投資佈局來看,小米在新能源汽車電池這個關鍵領域的佈局尚為空白。

聯想起小米投資的共享充電寶怪獸充電即將赴美IPO,那麼怪獸充電會不會將觸角伸向汽車電池,開啟蔚來一派的換電模式?

大膽想象一下,未來米粉開著小米汽車電量告急,打開怪獸充電找到最近的換電站,不失為一箭雙雕的資本故事。

除瞭在國內投資大出行,順為資本還在印度等國投資相關創業企業,比如印度在線二手車交易平臺Truebil。

再大膽想象一下,未來雷軍會操著一口“Are you OK”的英語,在印度發佈“紅米汽車”,對標如今的五菱宏光mini,成為印度年輕人最喜歡的“街車”。

小米造車依然是擅長的生態打法,除瞭汽車本車,上下遊都在逐漸佈局。現在懸念隻剩下一個,哪些車企會是小米的代工廠商?此前長城、比亞迪等車企都傳出與小米合作的消息,被一一辟謠。

“年輕人的第一輛車,隻賣19999元”,大眾和資本市場都對小米造車充滿瞭信心,近萬人投票中,高達92%的用戶選擇支持小米造車,誰不希望“價格屠夫”給年輕人多一個選擇,惴惴不安的惟有老牌汽車工廠們。

此前采訪順德小傢電圈,幾乎所有老牌傢電企業都在罵小米,代工模式砸瞭工廠的飯碗,利潤越來越薄。不由想起董明珠與雷軍的“十億賭約”,董明珠耿耿於懷的是,小米式互聯網硬件企業“忘瞭工廠”。

幾乎沒有懸念,5年以後,汽車工廠也會這麼罵小米。

不過,當年小米初入手機領域時,曾在供應鏈上吃瞭大虧,直到雷軍親自上陣才企穩回升。今日造車,軟件上,小米通過收購正在逐步築墻,但汽車硬件供應鏈遠比手機復雜,雷軍的確也需要押上全部身傢。

03    

造車會犧牲其它業務嗎?

高調官宣造車會影響小米的主業嗎?2020年全年財報顯示,小米去年收入達2459億元,同比增長19.4%,經調整凈利潤為130億元,同比增長12.8%。

圖源:小米財報

圖源:小米財報

雖然營收利潤實現雙增,但毛利卻不高。從具體業務來看,小米智能手機在2020年實現快速發展,但毛利潤仍低於10%。與此同時,另外兩大業務營收增速也有所放緩。

2020年,小米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收入674億元,同比增長8.6%,而2019年同比增速為41.7%;而小米互聯網業務收入為238億元,同比增長19.7%,2019年同比增速為24.4%。

圖源:小米財報

圖源:小米財報

花旗近期一份研報稱,小米造車將是一項巨大的財務負擔,會破壞小米的盈利狀況並影響主業。

但是造車已成大勢,2020年底,阿裡巴巴聯合上汽集團、張江高科打造智己汽車。今年1月,百度組建智能汽車公司,與吉利戰略合作。小米加入戰局後,華為、蘋果等手機廠商下場應該也隻是時間問題,畢竟手機的利潤越來越薄。

圖源:小米

圖源:小米

2020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11%,而這個趨勢從2017年便開始瞭。再看利潤,蘋果直接拿走全球手機市場66%的利潤,三星占17%,剩下的17%才由其它手機品牌瓜分。如今,所有國產手機廠商都要進軍高端手機市場,下面就要看還沒入局的OV會不會造車。

圖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圖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大佬們不是紮堆造車,就是紮堆賣菜,這是至今還沒被互聯網改造的兩個千億級市場。

04    

雷軍最後一次創業

雷軍是一個極致保守下極度冒進的人。

圖源:網絡

圖源:網絡

40歲的雷軍,處於精力旺盛的黃金歲月,拉著十多人的中年夥伴,喝著一碗小米粥,就風風火火搞起智能手機。下場智能手機,是看準風口來瞭,豬長上瞭翅膀。

那時的雷軍意氣風發,時機也正好。但造車?盡管當年他與馬斯克對話後興奮無比,也投資瞭蔚來,但卻並沒有親自下場。

如今,國產特斯拉零部件國產化率基本達到100%,就如當年iPhone帶動中國手機產業鏈發展一般,造車時機也到瞭,可是雷軍也到瞭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紀,精力是否還夠?

2020年來,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熱情一路高漲。雷軍透露,這次造車決定是董事會先下達的,小米上市後股價一路穩定無興奮點,多次造車消息傳出後,小米的股價幾度拉升。這次造車,是雷軍一次被動創業。

隻是阿裡、百度、華為、小米紛紛入局後,不少人一聲嘆息,惋惜賈躍亭生不逢時,懸念待解,賈躍亭是否快要回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