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X0(X3VE6JD]`CQ_ZZ`MCC.png

脊髓損傷是脊柱損傷最嚴重的並發癥。受損的神經纖維(軸突)可能不再能夠在大腦和肌肉之間傳遞信號,往往導致下肢癱瘓。更糟糕的是,這些軸突無法再生。

以前的研究表明,通過脊柱刺激療法,或完全繞過損傷部位,有望恢復部分肢體功能。類似領域的其他有前景的研究還包括使用化合物恢復部分癱瘓小鼠神經元中抑制/興奮信號的平衡,以及將再生的鼻神經細胞移植到受傷狗的脊柱中。

但在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采取瞭不同的路徑,旨在用一種他們稱之為超白細胞介素-6(hIL-6)的蛋白質來修復受損的軸突。顧名思義,這是一種天然存在的多肽的合成版本,經過調整後可以刺激神經細胞再生。

“這是一種所謂的設計細胞因子,這意味著它在自然界中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必須使用基因工程來生產,”該研究的作者Dietmar Fischer說。

在研究中,該團隊在小鼠身上測試瞭hIL-6,小鼠的脊髓完全粉碎,導致兩條後腿功能喪失。他們將產生hIL-6的遺傳指令包裝成一種常見的病毒載體,並將這些病毒註入小鼠的感覺運動皮層。註射部位附近的運動神經元不僅自己開始產生hIL-6,而且還通過軸突側枝將其傳遞給負責行走等動作的其他神經元。果然,在幾周之內,小鼠的後腿就恢復瞭功能,即使隻是註射瞭一針。

“因此,隻對少數神經細胞進行基因治療,就能同時刺激大腦中各種神經細胞和脊髓中幾個運動道的軸突再生,”Fischer說。“最終,這使得之前接受這種治療的癱瘓動物在兩到三周後開始行走。這在一開始就給我們帶來瞭巨大的驚喜,因為之前從未有證據表明在完全癱瘓後可以做到這一點。”

盡管結果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對於研究來說,顯然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該團隊表示,下一步是在小鼠身上研究,如果在受傷後數周而不是緊接著進行治療,是否能取得類似的結果。

該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