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爆火遊戲的背後,藏著怎樣的生意經?頭部企業上線一年的防沉迷措施又為何形同虛設?
充值巨額卻沒提示
北京商報記者於日前接到傢長曾女士投訴稱,近日查詢銀行卡餘額的時候,驚奇地發現少瞭5萬元存款,於是立刻到銀行進行查詢,結果發現這5萬元是在近一個月的時間內,分6次充進瞭3個不同的《王者榮耀》遊戲賬戶,消費最高的一次,一天便支出瞭8000元。
曾女士回傢後,立刻詢問自己的兒子是否與此事有關,孩子立刻承認是自己在遊戲中進行消費的。
據曾女士透露,兒子今年12歲,剛上初一,“男孩子愛玩遊戲在情理之中,但是我萬萬沒有想到他竟然會為瞭一個遊戲背著父母去刷錢”。
對此,《王者榮耀》方面回復稱,針對實名信息為成年人,疑似未成年人大額消費的申訴,《王者榮耀》已建立瞭相對完善的反饋渠道和受理流程:一般來說,在接到用戶反饋後,需要對用戶反饋的情況進行初步核實,這個過程中也需要用戶配合提供傢長和孩子的身份證明,以及親子關系等一些必要的基本資料。在與賬戶的後臺數據驗證比對、與傢長和孩子詳細溝通之後,會進行多維度的綜合評估,如果判斷由未成年人消費的可信度較高,會進行妥善處理。
但曾女士先後兩次提交申請,截至記者發稿,《王者榮耀》方面未有回復或有反饋受理。
曾女士傢的案例並非個例。據黑貓投訴平臺數據,僅在3月1日-12日期間,便有34起用戶投訴與未成年人私下充值《王者榮耀》有關,充值金額少則一兩百元,大多在千元規模,同時共計充值萬元以上的也不是個例。
有傢長反映稱,自己的孩子隻有7歲,卻在玩手機的過程中偷偷給遊戲充瞭400餘元,如果不是自己發現錢少瞭,還不知道孩子的這一行為。還有傢長透露,自己11歲的孩子在6個月的時間內給遊戲充值瞭100多次,總金額達到瞭3萬元,希望能夠拿回這筆錢款。
未成年人賬戶綁成年人身份
讓曾女士意外的是,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裡,兒子的6次充值自己都沒有收到過消費短信提示。
“平時買個咖啡都有短信,這一次最多充瞭8000元,一點動靜都沒有,究竟是企業有意為之,還是其中有什麼bug,還希望企業能夠給一個說法,不是簡單的錢的問題,有沒有涉及違法犯罪?”
但根據《王者榮耀》過往的公開信息,並非未對未成年人沉迷進行監管。2020年5月通過官網公佈瞭《未成年人防沉迷新規》,並明確表示,自2020年5月15日開始,陸續接入未成年人防沉迷新規。
在遊戲時長限制上,《王者榮耀》規定,未成年用戶每日22時至次日8時禁玩,法定節假日每日限玩3小時,其他時間每日限玩1.5小時;而在遊戲消費限制上,未滿8周歲的用戶無法進行遊戲充值;8周歲(含)以上未滿16周歲的用戶,單次充值上限50元,每月充值上限200元;16周歲(含)以上未成年用戶,單次充值上限100元,每月充值上限400元。
既然有單次充值和月度充值的上線,曾女士的兒子是如何實現一月刷卡5萬元,一次最多8萬元的呢?
“我們瞭解瞭一下,基本孩子繞開這個防沉迷監管都是一個套路:用親屬或是其他成年人的身份信息來完成實名認證,隨後再綁定自己的微信號或QQ號,由此一來,便逃脫瞭遊戲時長和充值消費的限制。”
面對這一情況,多位傢長也再次表達出自己的隱憂,“如果未成年人輕而易舉地就能通過其他人的身份信息註冊賬號並隨意登錄使用,甚至是六七十歲老人的信息,那麼出臺瞭規定又有何用,《王者榮耀》不應該增強對用戶的審查嗎?”傢長宋女士如是說。
對此,《王者榮耀》方面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回復稱,根據曾女士提供的兩張截圖核查到兩個遊戲賬號,其中一個遊戲賬號無消費,另一個遊戲賬號有消費記錄。
有消費記錄的賬號實名信息為成年人,系統曾經判斷賬號存在疑似未成年人的遊戲行為,向該賬號發起過人臉識別驗證,希望可以及早發現存在未成年人遊戲行為。但是,該賬號順利通過成年人人臉識別驗證。對於這種情況,即便可能是未成年人操作產生的消費,但由於賬號實名信息為成年人,並且又順利通過瞭成年人的人臉識別驗證,系統會視為是由成年人本人在進行遊戲操作。
但曾女士直言,自己的卡一直在自己手裡,也從來沒有人邀請過自己做人臉識別,因此《王者榮耀》所提到的人臉識別系統通過認證是通過誰的臉,希望能夠直接對話。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趙虎表示,遊戲需要按照國傢規定對未成年用戶設置相關限制措施,如若該遊戲未按規定實施,遊戲方存在相應問題。當發生未成年人在沒有征得父母的同意下,私自為遊戲賬號充值,且數額違背規定的情況時,遊戲方應返還該筆錢款。對於未成年人借助成年人的信息進行實名認證,目前傢長雖然呼籲遊戲方加強審核,但審核方式則需謹慎佈局,避免為瞭保證用戶身份的審核而過多暴露用戶個人隱私,因此該方面還需要進行考慮。
北京商報沸點調查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