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通社首發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微博:@航通社 | 微信搜一搜:航通社
2021年 第1期
文 / 書航 2021.1.5
電商巨頭拼多多 4 日證實,該公司一位 23 歲的員工 2020 年 12 月 29 日工作到凌晨之後,在回傢的路上死亡。
這一天裡,網上廣泛流傳一個知乎問答的截圖,圖上“拼多多”認證的官方賬號,僅用短短幾句話就引起瞭輿論嘩然:
“你看看底層的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我一直不以為是資本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你可以選擇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選擇安逸帶來的後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們都可以”
4 日下午,拼多多發佈的第一份聲明中將網傳截圖稱為“謠言”,稱“在此公告之前,拼多多從未發佈過網傳截圖的‘官方回應’。我們堅決反對截圖上的觀點”。
然而到晚上,隨著知乎官方賬號 @知乎小管傢 主動證實瞭網傳截圖的真實性,一切再一次“反轉”。拼多多不得不承認錯誤,宣稱內容是代管社交媒體賬號的“供應商”所為,具體操作者不是公司員工。
在大公司對網傳內容發起“辟謠”之後,最終還能全面反轉的情況極為罕見,一般也隻是對“謠言”所稱內容本身做(有時候語焉不詳的)澄清,一旦具體定位到“謠言”的發佈者時,都會各種律師函一起砸下去。
歷史上,截圖這種消息載體有著非常不靠譜的可信度記錄,說白瞭,大多數沒有確實消息來源的截圖,最後都會被證明是假的。“開局一張圖,結局全靠編”也被我們用來形容一些胡編亂造的消息。
但今天的情況並非如此。一開始“毫無勝算”的網傳截圖,通過最初傳播者、大型傳播節點和平臺方的共同努力,最終使得事件真相徹底還原。這是一個網民同心合力戰勝瞭所謂“辟謠”的故事。
趁著記憶還熱乎,社長打算回顧一下這一天關於這個網傳截圖的前前後後,分析這個在“另類事實”充斥人間的當下罕見的傳播案例。
最初的查證:首先它無法被證實,但也無法輕易證偽
早上約 10 點鐘,“拼多多”知乎回答最初的截圖開始在社長所在的微信群裡流傳。根據知乎小管傢回顧,這個惹禍的回答在早上 8:19 發出,僅 28 秒後被發佈者自行刪除。
幾乎是在看到截圖的一瞬間,(正好工作量不飽和的)社長立刻進入瞭事實核查模式。原因很簡單,如果這是真的,這毫無疑問是一條大新聞。
這個“拼多多”官方賬號的回答簡直就是自爆式的,而且極為不規范(乃至標點符號使用都不規范),以至於讓人難以相信這是經過官方授意,可以代表拼多多官方立場的回復。當然瞭,也有一些官方賬號會對社會熱點有風趣、俏皮的回應,但很顯然並不適用於今天這件事。
然而,如果非要說這個回應可能是官方授意的,也可以找到字面的根據,比如“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暗合瞭拼多多的品牌名字。社長就在一些群聊討論裡看到瞭這樣的說法。無論如何,這個截圖都已經開始對拼多多的聲譽造成巨大的損害。
沒有任何辦法證實“拼多多”曾經發佈過這條消息。它在知乎的主頁一切正常,更新停留在上一年,評論區還有陸續進入吃瓜的群眾問“你們的小編這幾天怎麼不發東西啊”。
雖然有人說可以通過搜索快照查到,但社長嘗試過,並不能查到該條回答曾經存在的痕跡。按照知乎小管傢的溯源,僅僅生成瞭 28 秒的鏈接,是基本沒有可能被搜索引擎抓取的。
但社長很快發現瞭另一個問題:這些截圖做的也過於“逼真”瞭。
廣泛流傳的截圖看上去是知乎的 iOS App(全面屏版本),其中包含一個回答所在頁面的所有元素。社長認為,如果需要完美無破綻地做出一個截圖作品,最簡便的方法是:
用自己的三無小號發一個答案,截圖之後秒刪;
去“拼多多”官方主頁隨便找一個回答,把它的名字截取下來;
把名字和截圖貼到一起;
打開相冊,全屏顯示這張圖片再截屏,以防止圖片出現 EXIF 信息的疏漏。
但是很少有人會如此用心地去對待一張造假的截圖,或者也可能會不自覺地留下破綻。
航通社曾經寫過《“暫停武漢紅十字會的工作”?假消息越來越難辨識瞭》一文,展示瞭對一些電視畫面截屏,如何從細微角落的蛛絲馬跡判斷截圖真偽,進行事實核查的過程。
即使以這篇文章展示的事實核查標準看,網上流傳的截圖跟知乎 App 的構造、字體及頁面元素等,哪怕是精確到像素點的間距也是完全一致的。
如果展現的是知乎的網頁版(哪怕是手機網頁版),造假可能相對更容易且更難以辨認。因為現代瀏覽器具備網頁檢測功能,可用快捷鍵(F12)調取及更改頁面上的部分信息,供前端開發人員檢查網頁代碼的問題。
按下 F12 調出檢測器之後,瀏覽器變成瞭你的一塊“畫佈”,你可以隨意更改及增刪頁面元素。因此由瀏覽器截取的網頁畫面是相對更容易出現以假亂真的偽造的。
在 App 截圖出現後不久,也有另外的通過電腦網頁截圖同一回答的圖片出現。因為上面所述的原理,社長難以僅僅依靠圖片本身就斷定它們是真實的。然而,這些截圖無一例外的,都沒有出現僅憑肉眼觀察就能看到的破綻。
因為“深度偽造”(Deepfake)技術的出現,霍炬的一篇文章曾經斷言,僅憑照片、視頻本身作為物證的時代已經結束:
“我們需要一套完全不同的思路來處理真實性問題,即:從目前的‘默認照片和視頻真實,除非找到證據證偽’,轉變成‘默認照片和視頻是不真實的,除非找到證據證真’。”
在此事中,道理當然是這個道理沒錯,但是望著這幾張毫無破綻的“網傳截圖”,要一下子斷言它們都是不真實的,也在無形中挑戰著社長的判斷能力。
“辟謠”發佈之後:仍在堅持的知乎用戶和大 V 們
這裡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如果按照知乎小管傢說的,在 28 秒內就快速刪除的答案,那麼又是怎麼讓手這麼快的用戶就碰巧截到瞭呢?其實這也有充分的理據。
當時,拼多多員工突然死亡的話題已經登上知乎熱榜,相關問題在電腦網頁版和 App 端都有足夠展示,在截圖開始流傳的早上 10 點 22 分,相關問題已經有 791 條回答。
每次回到問題頁面,知乎 App 會提示“xx 條新回答,點擊查看”,點擊後則會將所有回答按時間倒序排序。如果那時候恰好有人很關註這個問題(且他的工作量不飽和),那麼不斷刷新最新回答可以成為消磨時間的有效手段。
恰好,就在早上 8:24,在該條回答發出後 5 分鐘,知乎用戶 @清都江水郎 就發出瞭關於該回答的截圖。這張截圖不同於後來廣泛流傳的 App 截圖,是截取自電腦網頁版的。這也從一個側面佐證瞭回答曾經真實存在過的事實。
當天下午,拼多多發佈一則《關於拼多多同事張*霏意外離世的說明》,不過沒有選擇微博、微信、知乎等官方社交媒體發出。這則《說明》是通過媒體流出來的,其中那張“你看看底層的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的回答截圖被打上瞭一個大大的“謠言”戳記。
在中國互聯網,來自官方的“辟謠”總是會起到一錘定音的效用。這裡的官方當然首先指的是有關部門,但也包括企業官方、乃至事件當事人個人。
很多時候,涉及到企業的一些負面新聞或者傳言,都是由企業本身發出的辟謠聲明作為終結。如果事件後續還為企業帶來瞭傷害,追究責任也是避免不瞭的。企業經常使用《侵權責任法》等法律武器,對“造謠傳謠”的公眾號等對象追責。
鑒於拼多多是一傢體量巨大的美股上市公司,它的“辟謠”自然也具有很重的分量。按理說,這足以讓心虛的“造謠傳謠”人士偃旗息鼓。不過在知乎社區討論中,情況並不盡然。
作為有據可查最早截圖的知乎用戶,@清都江水郎 在下午 4 點看到瞭拼多多方面的《說明》。他補充說:
“其中一張‘謠言’圖就是我截的,‘謠言’發佈在知乎平臺上,目前獲贊3000+,應該夠入刑標準瞭,希望拼多多律師團隊抓緊寄律師函給我,如果嫌國際寄信貴願意報銷。”
另一位用戶 @呂嘉儀 在 12:49 貼上瞭有別於其它截圖的另一張圖,這張圖截取自 iPhone 非全面屏版的 iOS 知乎客戶端,其顯示效果亦與真實 App 完全一致,沒有破綻。
“看到這個我驚呆瞭,我甚至有一瞬間的懷疑,這是友軍吧?專門幫拼多多拉仇恨的友軍吧?”
@特例的貓 也在自己的回答裡堅持說:
“拼多多那個回答是真的,我親眼見過,不是PS,我願意對我說的話負法律責任!@拼多多 你敢出面對質嗎?你敢說那張截圖是假的嗎?我唯一後悔的就是手滑刷瞭下,沒有截圖成功,再回來已經看不到瞭,隻能用別個答主的截圖瞭!”
到約 17:30,知乎全站訪問出現故障。在此期間,除瞭熱搜和推薦內容之外,用戶點贊等操作會丟失。知乎在 17:37 通過官方微博宣佈問題已修復,不過在私下討論中,有人認為:
因為本次宕機,pdd的操作記錄剛好丟失,完事兒瞭。
此時,上述幾位傳播截圖的知乎用戶似乎“危在旦夕”。
17:40 ,知乎法律問題優秀回答者 @王瑞恩 發佈一條消息:
“本人宣稱,拼多多的確使用官方帳號發佈瞭如下內容:“你們看看底層的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我一直不以為是資本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你可以選擇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選擇安逸帶來的後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們都可以”如果拼多多認為我是在造謠誹謗,請起訴我,我等著你們。”
十分鐘後,知乎移動互聯網問題優秀回答者 @馬力在知群 也加入聲援 @清都江水郎 等人的陣營:
“拼多多說自己得官方賬號沒有發佈過這個內容,這是謠言。我選擇相信 @清都江水郎 ,如果要給他寄律師函,麻煩給我也寄一張。上午就有朋友受托來讓我刪除,說他們沒發過。我不信。如果說別人說的是謠言,結果自己確實發瞭然後秒刪,官方自己不算造謠麼?”
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僅有的知乎用戶,以出人意料的堅持,守護著幾張那個回答的截圖,知乎“大 V”也跟著加入戰鬥。此時,更多人都希望知乎方面能出面給個說法。
4 日晚間 18:22,大傢等來瞭知乎的說法。
“拼多多”系知乎註冊用戶,其身份真實無誤。知乎有嚴格的身份認證流程和機制。4 日 8 時 19 分 49 秒,“拼多多”創建回答“你們看看底層的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我一直不以為是資本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你可以選擇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選擇安逸帶來的後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們都可以”。4 日 8 時 20 分 17 秒,“拼多多”自行刪除瞭上述回答。
在晚間黃金時段,@知乎小管傢 的這條消息以大約每分鐘增長 1000 贊的速度,坐火箭一般躥升熱度,出現在無數人的時間線上。知乎還同步將聲明轉發到官方微博上。
約 20:28 分,在發佈僅兩小時後,知乎此條聲明的點贊數超過 10 萬。知乎的“10 萬 +”含金量遠遠超過微信公眾號的閱讀“10 萬 +”,實際上,這已經足夠將這條答案送入知乎全站現存 2.4 億條回答獲贊排行榜的前十名。
截止本文寫作期間的 5 日凌晨 1:30,該答案的贊數為 15.3 萬,完全有可能刷新知乎回答點贊數的最高紀錄。
“系供應商員工發佈”:“辟謠”反轉之後的思考
4 日晚 19 點,在知乎方面的聲明發佈半個小時後,拼多多發佈瞭新的聲明,承認自己的知乎官方賬號曾經發佈過相應的消息。
網傳截圖顯示,今早 8 時許,拼多多知乎官方賬號突然發佈一則疑似個人言論。經我們排查,該內容是拼多多營銷合作供應商員工用個人手機發佈,該言論不代表任何拼多多官方態度,拼多多官方對該言論表示強烈反對。此事系拼多多對官方賬號管控不嚴導致,我們向公眾表示真誠歉意。
這份最新聲明,還附上瞭涉事供應商員工“李某某”按壓瞭指紋的說明信。
新的聲明實際上宣告瞭上一份聲明中“辟謠”部分的徹底失敗,隨之而來的自然也是對拼多多方面發佈信息可信度的疑慮。而對於知乎站方來說,如果采納新的聲明裡的說法,這帶來一個新的問題。
知乎的機構賬號在註冊時,隻允許認證主體的機構自身派員負責更新,像拼多多這種找“供應商”幫忙更新的行為,違反瞭《知乎機構號入駐服務協議》的相關規定:
2.6 您理解並同意,您為入駐知乎所提供的所有信息構成您的真實意思表示,否則知乎有權依照本協議及相關知乎帳號規范對您進行處罰。4.1 機構號的所有權歸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使用權僅屬於初始申請入駐主體。帳號使用權禁止贈與、借用、租用、轉讓或售賣。4.2 您在申請入駐時還應指定機構號負責人一名,並向知乎提供機構號負責人的真實姓名、手機號、身份證及相關身份材料。知乎有權對機構號負責人的身份進行核查。未成年人不得作為機構號負責人。
在 5 日 0 點前後,“拼多多”在知乎的認證賬號被知乎站方永久禁言(後改為禁言15天),依據是:
4.7 如您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本協議以及專項規則的規定,知乎有權進行獨立判斷並隨時限制、凍結或終止您對機構號的使用,且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恢復使用。由此給您帶來的損失(包括但不限於通信中斷,用戶資料及相關數據清空等),由您自行承擔。
在發佈聲明時,知乎方面公開瞭“拼多多”賬號發佈和刪除答案的服務器端記錄信息,而這些信息並非一般用戶可以查詢。在知乎針對個人用戶的使用協議中,此類信息除非有司法機關請求等特殊情況,是不應該被公開的。
然而對於機構賬號則不然,知乎規定可以向任何第三方披露入駐和使用帳號時提供的非公開信息,以及機構號負責人的個人信息的情況中,有一條是:
5.4.2 為瞭維護公眾以及知乎的合法利益。
本起事件中,特別是在下午的“辟謠”發出之後,知乎站方承受瞭來自用戶和輿論的壓力,它需要放出確定的證據來證明自身的清白和非利益相關。因此,上述規定應該是適用的。
截止 5 日 1:54,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拼多多(NASDAQ:PDD)股價暫時下跌 4%。目前暫時不能判定女員工突然死亡的消息對股價造成瞭直接影響,相反,在此之前,拼多多的長期表現被分析師普遍看好。
主要理由是,中國監管部門對頭部互聯網企業掀起的反壟斷調查,暫時還輪不到拼多多這個層級,少部分出走的資本會轉移到其它更穩健的中概股,經過整改後留出的市場空間反而有利於拼多多去占領。
另一方面,近期針對社區團購的“九不得”新規,主要限制瞭單純以規模和補貼圈占市場之後再企圖收割的玩法,但拼多多的“多多買菜”實質上和這種玩法有一定區別,它延續瞭拼多多主程序購買流程的遊戲性,消費者實際花費金額並不會依賴補貼而有明顯降低。同時,拼多多暫時沒有大舉擴張到幾乎所有領域,而且幫助山區農產品銷售,與國傢政策的契合度更高。
盡管如此,拼多多在本次事件應對期間信息披露方面的瑕疵,可能是一個需要高度重視的信號。
近期,“辛巴”辛有志對燕窩質量問題的回應,遊族網絡對董事長林奇病情的披露,都存在很大的問題,隨後事件的進展都多少推翻瞭對它們此前“辟謠”的信賴。尤其是作為上市公司,遊族在嚴肅的上市公司公告中都竭力淡化突發事件的真實影響,對投資者可能會產生誤導,這一切都在消磨人們對企業“辟謠”的總體信任。
過去的 2020 年,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定、RCEP、中歐投資協定等重大的國際經貿協定被簽署及執行,中國與世界的開放融合日益加深,合規成為中國企業越來越迫切的需求。面對公關危機,公司不論大小,可能也沒有其它好辦法,堅持透明、真誠、不逃避責任的態度,才會贏得公眾的理解和支持。
讓我們以南京大學《NJU核真錄》公眾號接受采訪時候說的話,作為我們思考的尾聲吧:
“談起微博辟謠,鄭老師認為其中的問題在於,微博辟謠是以官方信源為最終真實標準。假設北京市公安局說一條信息是假的,微博辟謠就會認定其為假。但是對於《核真錄》來說,官方信源也隻是無數信源中的一個,它並沒有最終的裁決權。官方信源有其優勢,但是依然要和其他證據進行比對。這在‘紅黃藍’案中體現得尤為明顯。‘我們不認為公安局具有最終表達事實的權威性,我們最終結論一定是基於證據的堆積和交叉論證。也就是說證據高於信源的身份。’此外,微博辟謠發佈的結論隻有結論沒有得出結論的過程。這一點與《核真錄》有很大不同。有什麼證據,最終判定權在讀者手裡,‘我們能做的是提供過程’。”
參考資料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4G5SSPO0511PRP5.html
https://mp.weixin.qq.com/s/pEFQ5Z11F6r13qXeu5-AoQ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7702180/answer/1659518638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7831083/answer/1660421703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7702180/answer/1659970757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7702180/answer/1659873964
https://www.zhihu.com/pin/1329482057488445440
https://www.zhihu.com/pin/1329484579183919104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7783708/answer/1660566169
https://weibo.com/1904769205/JBDNxuHz1
https://www.zhihu.com/topic/19776749/top-answers
https://weibo.com/5692605404/JBEkamGFH
https://www.zhihu.com/term/institution-settle
https://www.hk01.com/%E5%B0%88%E9%A1%8C%E4%BA%BA%E8%A8%AA/567145
https://mp.weixin.qq.com/s/HJgS8zqCPqmc__evJt1y4Q
延伸閱讀
你相信瞭那張假的馬化騰微信截圖,還有什麼資格嘲笑長輩和微商?
“手民之誤”和一次錯誤的推送
十年知乎,一體兩面
“智商稅”的存在說明瞭什麼?
“暫停武漢紅十字會的工作”?假消息越來越難辨識瞭
轉載本文 / 商務合作請咨詢航通社助理微信號:hangtongshe 或郵箱:coop#lishuhang.me
相關文章:
媒體評拼多多23歲員工猝死:除瞭燒錢,還要賭命?
拼多多回應23歲女員工意外離世:已火化 勿信網傳截圖
拼多多確認員工意外死亡 互聯網大廠加班嚴重惹爭議
女員工猝死 勞動監察部門表態將調查拼多多用工情況
拼多多否認“底層人民拿命換錢”言論 知乎:該回答為認證用戶所發
拼多多對跨年晚會供應商及賬號管控不嚴的致歉聲明
胡錫進評拼多多女員工猝死:應積極呼應公眾對過度加班的抵觸
拼多多員工猝死引發“用命換錢”熱議 律師認為難以被認定為工傷
拼多多被知乎來瞭一拳後 我開始對大廠的“辟謠”麻木瞭
員工猝死事件發酵 拼多多股價周一跌超6%
拼多多知乎賬號被禁言15天 一度被永久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