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欽(昵稱“萌劍客”)是一位青年才俊、社會精英,正是蔚來汽車標準的客戶形象。
讓人詫異的是,在這則短短的訃告中,蔚來ES8及該車輔助駕駛功能被著重強調。8月14日,經濟觀察網記者第一時間采訪到鄭飛(化名),他是林文欽訃告中的唁電聯系人之一,並自稱是林文欽“生活中的好兄弟,事業上的好夥伴”。
“文欽是駕駛蔚來ES8,並使用自動駕駛(功能)在高速上行駛時,因系統無法識別前方的高速養護施工車,追尾導致的事故。”鄭飛告訴記者。他還分析,蔚來ES8及其NOP輔助駕駛功能是導致林文欽死亡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但因為還沒有正式的事故報告出來,目前並不能確認是這個原因。
目前,該事件還在調查中。針對此次事故,經濟觀察網記者同時采訪瞭蔚來汽車,但截至發稿沒有得到回復。
但是有一點非常值得註意。過去八個月的時間裡,在沈海高速上,蔚來汽車已經出現瞭三起重大交通事故。這簡直就像是中瞭某種“魔咒”一樣。而且至少有兩起事故確認是開啟瞭NOP功能的。
在同一條高速上高頻發生事故背後,究竟隻是偶然,還是沈海高速本身路況復雜、車流量大,而導致蔚來輔助駕駛系統出現誤判?這成為必須要搞清楚的一件事。因為,這不僅涉及事故責任判定本身,也涉及到國內自動駕駛技術最為關鍵的安全風險問題。畢竟,中國路況復雜的高速不止沈海一條。
當事人方:事發前NOP確認開啟
“當時(林)文欽確實是開瞭自動駕駛功能,蔚來公司福建閩南區域負責人張波在福建省公安廳交警總隊莆田高速支隊辦公室跟經辦民警親口確認,當時車主是使用自動駕駛。”鄭飛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說。
一般來說,智能汽車制造商能夠在後臺監測車輛的情況。鄭飛表示,由於車內隻有林文欽一人,“事故發生後就是蔚來汽車公司的工作人員通知到我們的。”
鄭飛同時還對記者表示,自己握有蔚來承認事發前NOP開啟的證據,“但現在案件還在調查階段,交警也還未披露,所以不方便透露給你。”鄭飛表示。
鄭飛口中的蔚來汽車“自動駕駛功能”,指的是NOP(Navigate on Pilot)領航輔助,這是蔚來汽車在2020年推出的新功能。據蔚來官方介紹,在NOP功能開啟後,駕駛者能夠根據需求盡可能多的將權限交至車輛,讓車輛根據導航路程進行自動接管駕駛。蔚來表示,NOP是世界上繼特斯拉以後的唯一一款能夠按照導航路徑實現自動輔助駕駛功能的系統。
具體來看,在NOP功能開啟之後,蔚來車輛可實現匝道自動調節車速、識別車輛並打燈變道匯入主路的功能。在主路巡航狀態下,可結合道路環境及高精地圖信息進行自動打燈變道超越慢車的動作。在需要切換高速/高架時,NOP系統能夠自動變道向右,並自動調節車速與選擇車道,完成一套完整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
不過從汽車領域公認的專業技術界定上來說,蔚來的NOP是L2級的自動駕駛,隻能叫作輔助駕駛,在這種情況下,根據國傢法規,駕駛員不允許長時間雙手離開方向盤。但網絡上的一些公開資料顯示,有車主甚至蔚來的高層,曾在公開的視頻中展示雙手離開方向盤的駕駛狀態。在這些視屏的評論中,已有大量網友指出該做法會有過度宣傳NOP,並給車主以誤導的嫌疑。但在此次事故發生時,車主是否駕駛員雙手脫離方向盤目前尚不清楚。
“NOP肯定是開啟的,至於是不是因為自動駕駛造成的結果,還在調查當中,交警還未出具最終認定。”鄭飛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說。
沈海高速 蔚來“魔咒”
在此次林文欽事故發生之前,蔚來在沈海高速就曾連續出瞭兩次事故。
今年1月,一輛蔚來ES8在沈海高速追尾一輛停靠在內道的五菱宏光,據公開報道稱,蔚來ES8當時開啟瞭NIO Pilot自動駕駛輔助。一位司機上傳的手機拍攝視頻顯示,這輛蔚來ES8主駕側撞向瞭道路護欄,左側車輪脫落,車輛的半軸發生瞭斷裂,車頭部位損毀嚴重,所幸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而在該起事件發生前的僅一個月,2020年12月,在沈海高速福建鏡洋2公裡方位,一輛蔚來ES8車輛追尾撞上前面的掛車,整個車頭卡入掛車尾部,受擠壓變形破碎,駕駛員被困車內動彈不得,受傷嚴重,隨後被趕到的消防人員成功救出。據媒體報道,該車輛碰撞之前未出現明顯剎車痕跡,車主駕駛的這輛蔚來ES8當時是否在使用自動輔助駕駛並沒有公開信息。
如果加上此次林文欽事故,八個月的時間中,蔚來已經在沈海高速發生瞭三起安全事故。
百度地圖顯示,2020年底蔚來車主出事的地點距離此次林文欽事故的涵江段僅僅約50公裡。自動駕駛和沈海高速,這兩個因素放在一起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這三起事故都是偶然嗎?
記者調查發現,沈海高速確實比較出名,但其出名的原因不是別的,而是眾多駕車走過沈海高速的司機都對這條高速進行過吐槽。除瞭攝像頭眾多極易被罰款導致車主很困擾外,在道路特征上,據稱該高速的部分道路指示和虛實線設施讓很多司機不適應,更為重要的是,浙江福建廣東境內的沈海高速路段,很多都呈現出丘陵路段多,上下坡多等等復雜特征。
不過,這種復雜的路況在中國並非獨一份。事實上,復雜路段正是對自動駕駛嚴峻的考驗。一直以來就有多位業內人士提出,中國路況復雜將是自動駕駛發展的一大障礙。
目前,在國外已經有自動駕駛系統系統在高速公路進行測試和應用,但中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技術落地,主要原因就是包括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與自動駕駛匹配的高精度地圖繪制,以及及法規等還沒有及時到位,針對中國實際路況和駕駛習慣的自動駕駛本土化技術遠未成熟。
因此,有觀點認為,如果從官方調查層面確認,此次林文欽不幸遇難的交通事故確實與自動駕駛有關,那麼蔚來在沈海高速上的事故頻發確實值得警惕。
資料顯示,ES8輔助駕駛采用的是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的組合,與激光雷達相比,這被認為在技術上對道路障礙物的檢測和分析能力並不充足,誤判率相對較高。而目前,由於激光雷達成本較高等原因,毫米波雷達+攝像頭幾乎是所有車企當前在自動駕駛上的硬件配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