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大象終究還是沒像很多人擔心的那樣一路向北,就在8月8日,這群大象終於是回到瞭元江縣,此時他們距離普洱市墨江縣的棲息地隻有26公裡瞭。
不過說實話,一路走來,雖然這些大象成瞭 “ 網紅 ” ,但是它們造成的經濟損失也不少。
根據統計,在這群大象北上的過程中,它們在元江縣、石屏縣共 “ 肇事 ” 412 起,直接破壞農作物達 842 畝,造成經濟損失超過 600 萬元。
造成經濟損失的原因除瞭他們不小心走路碰到之外,最大的部分就是來自於吃瞭。。。
畢竟,對於大象來說,人類的這些農作物可都是天然的糧食庫。
比如在 5 月 25 日的時候,一頭年幼小象覓食時吃瞭 200 斤酒糟而 “ 醉倒 ” 路邊,睡過頭而脫離瞭大部隊。
沒過幾天, 5 月 29 日,在大水沖村,象群撞壞瞭村民的豬圈和房門,踩死瞭兩隻雞,然後吃瞭 200 斤玉米。
對於大象來說,他們不會覺得自己迷路瞭,反而會覺得自己被頭象帶到一個到處都是好吃的棲息地吧。。。
有人可能會問瞭,這些大象造成這麼多的損失,農民的農田,農作物怎麼辦?
雲南這邊吧,因為自然環境比較豐富,一直有野生動物和人類沖突的問題,所以雲南省政府也給全省的農戶都上瞭野生動物肇事公眾責任保險,這次大象北上造成的損失,也已經在逐步定損賠付。
而且,大象之所以北上的核心原因和棲息地的變化也有關系。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恰恰是因為我們的保護區力度加大,才導致的大象北上。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設立瞭多個保護區和棲息地,但是進行分割的,每個保護區之間不相連,而一個保護區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
一個保護區可能隻能承擔 3-40 頭大象,一旦大象的數目超過瞭保護區的承載能力,那大象離開保護區去尋找新的棲息地就很正常瞭。
2004 年,咱們全國境內的大象隻有200多頭,而隨著我們的保護力度的加大,到今年,全國境內已經有超過400多頭野生的亞洲象瞭。
這麼多的亞洲象,現在的保護區已經沒有辦法承載這麼多大象瞭,所以,他們才會一路北上,尋找食物,尋找新的棲息地。
原來這些大象所在的勐養子保護區面積有 1224.1 公頃,有 130 多頭大象,但是這幾年大象繁衍的越來越多,所以他們保護區已經承載不瞭他們瞭,不得已他們才北上。
其實,在大象北上的這段時間,也有不少網民給怎麼讓這些大象回到原來的棲息地出主意。
比如最多的一種說法是,為什麼不把大象麻醉瞭之後直接一起運回去?
這個顯然是低估瞭大象的破壞瞭,高估瞭人類的麻醉槍的能力。
要知道,這是一群大象,不是一兩隻大象,要麻醉的話就要一起麻醉,一起麻到,不然讓他們看到同伴無故暈倒,感到威脅,可能會讓大象直接狂躁,更具有攻擊性。
這要做到同一時間瞬間一下都給麻醉倒瞭,難度實在太大瞭。
而且,其實對於那種獨自離群的大象,我們確實會采取麻醉放倒的方法給它送回去的。
比如 7 月 7 日,就有一頭 10 歲的, 1.8 噸重的離群獨象被麻醉捕捉,送回去瞭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
這頭大象是因為離群時間太久瞭,根據咱們的保護部門監測判斷可以麻醉運回去,才能運回去的。
因為咱們這次對大象進行無人機的監測,會拍攝各種照片,所以在網上也經常能看到這些大象的各種活動照片。
這些照片也讓網民們看到瞭和動物園裡面的大象完全不同的一面。
比如有一張大象集體躺平睡覺的圖片,就在社交媒體上刷瞭屏。
這些大象一排排的躺倒的樣子,確實看起來是憨態可掬,十分可愛。
而且不僅是中國的網民,海外的網民也對這些大象喜愛有加。
在海外的視頻網站上,都能看到外國人對政府對大象的贊譽。
中國政府這種對野生動物的保護讓海外的用戶都贊譽有加。
感謝昆明的官方和人民沒有傷害這些大象,
而是把他們引導到安全的地方。▼
事實上,這個事情證明瞭中國人民很有耐心,
其他國傢可能就直接把他們麻醉,
然後丟到森林就不管瞭。▼
不過,別看這些大象看起來憨態可掬,但其實他們是很危險的動物。
根據統計, 1991 年到 2014 年,在西雙版納州,亞洲象總計造成 44 人死亡、 273 人受傷。而就在離棲息地更近的普洱市,已累計造成 11 人死亡、 32 人受傷。
人類和大象的沖突,隨著大象的增多,現在已經越來越明顯。
一方面,作為一級保護動物,亞洲象確實很重要,但另一方面,當地的農民的財產,人身安全也在被亞洲象的 “ 進村 ” 威脅著。
在目前的保護區很難承載數量的情況下,人類和大象的沖突越來越嚴重,可能更好的辦法是擴大保護區的范圍,或者對當地的農民進行補償。
或者將一些分散的保護區連接起來,讓這些大象能夠在更大的范圍活動。
當然,保護動物固然重要,可是人類的安全也很重要,說到底,保護動物的目的也是為瞭人類和自然的和諧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