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華盛頓州立大學酒店管理學院助理教授、這項研究的論文首席作者Chun-Chu Chen表示:“這對我們這個行業來說是一個警告信號,年輕一代受到瞭沉重打擊。我們已經看到,隨著酒店業務的復蘇並試圖雇傭更多的人,他們無法找到他們想要的工人。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之一可能是由於新冠大流行,人們認為酒店業不再是他們想要工作的行業。”
Chen還補充稱,之前的研究表明,年輕員工可能沒有經驗豐富的員工那樣強烈的職業認同感,這使得他們更容易轉行。
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在實施多項封鎖措施後,2020年4月,酒店行業的失業率達到瞭37.3%。Chen從自己那些失去工作的酒店業學生那裡直接得知瞭疫情的影響,他決定更多地瞭解其他住宿和餐飲服務員工在疫情期間的情況。
在這項研究中,Chen和合著者、威斯康星大學教授Ming Hsiang Chen於2020年6月調查瞭600多名被解雇和處於完全休假的酒店員工。雖然研究中所有的員工當時都沒有收入,但被被休假的員工報告的壓力要比被解雇的員工小一些。研究人員們指出,雇主們將來應該會註意到這一差異。
Chun-Chu Chen表示:“被休假雖然不好,但比被解雇要好一點。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如果你被休假瞭,從技術上講,你仍是公司的一部分,所以你仍有一種社區感和歸屬感。”
這種跟他人聯系的感覺非常重要,因為這個行業往往會吸引那些善於社交的人。事實上,研究人員發現,社會孤立是預測這些工作者幸福的最重要因素。但預測工人們是否考慮轉行的是經濟壓力和流感的明顯影響。
研究人員發現瞭一個保護失業或下崗工人福祉的因素:自我效能感或認為自己能對自己的環境進行個人控制的信念。
然而對於Chen的一些待業的酒店管理專業學生來說,這種自我掌控感可能意味著他們決定離開。“我看到我的一些學生在其他服務行業找很好的工作。我對他們的決定百感交集。我們的學生有能力在服務行業的大多數崗位上茁壯成長。然而由於目前有更多的機會,我鼓勵他們留在酒店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