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ilot-Condenser-ETH-Zurich-777x567.jpg

自我冷卻和保護免受輻射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開發出一種技術,首次使他們能夠24小時不間斷地收集水,即使在烈日下也不需要輸入能量。這種新設備基本上由一個特殊塗層的玻璃窗組成,它既能反射太陽輻射,又能通過大氣層將自身的熱量輻射到外太空。因此,它可以將自己的溫度降低到低於環境溫度15攝氏度(59華氏度)。在這個窗格的下面,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水。這個過程與冬季在隔熱性能差的窗戶上可以觀察到的情況相同。

科學傢們在玻璃上塗上特別設計的聚合物和銀層。這種特殊的塗層方法使窗格以特定的波長向外太空發射紅外輻射,不會被大氣吸收,也不會反射到窗格上。該裝置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一個新穎的錐形輻射防護罩。它在很大程度上偏轉瞭來自大氣層的熱輻射,並屏蔽瞭窗格的入射太陽輻射,同時允許該裝置向外輻射上述熱量,從而完全被動地自我冷卻。

F1.medium.gif

接近於理論上的最佳狀態

正如在蘇黎世的ETH大樓屋頂上對新設備進行的實際測試所顯示的那樣,新技術每天每個區域的產水量至少是目前基於鋁箔的最佳“被動”技術的兩倍:在實際條件下,窗格直徑為10厘米的小型試驗系統每天提供4.6毫升的水。具有更大窗格的更大設備將相應地產生更多的水。科學傢們能夠證明,在理想條件下,他們每小時每平方米窗格表面可以收獲多達0.53分升(約1.8液盎司)的水。Iwan Hächler說:“這接近理論上的最大值,即每小時0.6分升(2.03盎司),這在物理上是不可能超過的。他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熱力學教授Dimos Poulikakos小組的一名博士生。”

F3.medium.gif

其他技術通常需要將冷凝的水從表面擦拭幹凈,這需要能量。如果沒有這個步驟,很大一部分冷凝水會附著在表面上,仍然無法使用,同時阻礙瞭進一步的冷凝。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他們的水冷凝器中的窗格底部應用瞭一種新型的超疏水塗層。這使得凝結的水結成珠子,並自動運行或落下。“與其他技術相比,我們的技術可以在沒有任何額外能量的情況下真正發揮作用,這是一個關鍵優勢,”Hächler說。

研究人員的目標是為缺水的國傢,特別是為發展中國傢和新興國傢開發一種技術。他們說,現在,其他科學傢有機會進一步發展這項技術,或將其與其他方法相結合,如水的脫鹽,以增加其產量。鍍膜板的生產相對簡單,而且建造比目前試驗系統更大的水冷凝器應該是可能的。類似於太陽能電池的特點是幾個模塊彼此相鄰,幾個水冷凝器也可以並排擺放在一起,組成一個大型系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