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個比較關鍵的時間點,因為梳理下你就會發現,當時AMD尚未發佈Zen2架構的銳龍3000處理器,Intel方面還沉浸在8代酷睿、9代酷睿較好的風評中,並未嗅到AMD隨後掀起的“核戰爭”。
一些網友認為,11代酷睿的被動可能是早已註定,在銳龍5000登場時,Rocket Lake已經研發瞭21個月,沒有回頭路瞭……
實際上,Rocket Lake在14nm下套用10nm Ice Lake的x86架構並命名Cypress Cove,說明Intel內部已經意識到不妙,但可”木已成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