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kupp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它采用瞭輕資產的商業模式。它不經營倉庫或自己的車隊,而是與物流公司合作,並使用專有軟件算法使批量訂單的交付更加高效。
Pickupp目前為約1萬個商傢提供服務,上個月剛剛宣佈完成瞭一筆未披露金額的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Vision Plus Capital、阿裡巴巴企業基金、Cyperport Macro Fund、太古地產新創投和SparkLabs Taipei。
Pickupp目前提供三種上門配送服務:按需快遞員在4小時內送達、當日送達、一至三日送達。它還可以為企業定制物流和最後一刻的配送方案。
在新加坡,Pickupp運營著自己的電商平臺。該平臺名為Shop On Pickupp,它能讓商傢將更多的零售業務搬到網上,並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將夜市等市場數字化。
在創辦Pickupp之前,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Crystal Pang是一名軟件工程師,2014年在香港Uber退出市場以前,她是其團隊成員。
"大約在那個時候,我開始研究物流,因為我發現很多商傢都拜托Uber司機來運送其他東西,除瞭人之外,什麼都可以。"她說。
但與送貨服務不同的是,商戶無法與Uber司機討價還價--比如,如果他們能夠等待車輛的時間更長,就可以協商折扣費用。"這就是物流的要領,因為每個人都想從這些成本節約中獲得優勢。"由此,Pang感覺到瞭市場機會,她開始利用自己的軟件工程背景來思考解決方案。
Pickupp成立於2016年12月,第二年開始運營。推出時,Pickupp已經有瞭Gogovan和Lalamove等強大的競爭對手。但由於這些公司主要專註於按需、點對點的配送,Pang看到瞭解決供應鏈其他環節的機會。
"與其他物流公司相比,我們對自己的看法是,我們滿足瞭所有這些電子商務的需求。我們的行為像一傢物流公司,但我們不需要擁有任何東西。所以,我們履行的是傳統物流公司的職能,在這個領域的領頭羊是順豐速運或Ninja Van,他們租賃倉庫,運營自己的車隊,但Pickupp選擇瞭輕資產的方式來完成。"她說。
Pickupp將自己更多的定位為一傢數據和技術公司,Pang補充道。
"你幾乎可以把我們想象成一個監控系統,"她說。Pickupp與分揀設施、跨境貨運代理和送貨車輛合作,讓商傢瞭解訂單在供應鏈中的位置。系統通過預測何時何地有可用的送貨人員,從而將他們與成批的訂單進行匹配,從而降低成本。這也可以防止在需求高峰期出現瓶頸,並確保快遞員以最大的能力被使用,這對於節假日和雙十一、黑色星期五等重大購物活動尤為重要。
Pickupp的優勢之一是其系統設計靈活,因此可以迅速擴展到新的亞洲市場。本輪融資將用於增加更多服務,並投資於機器學習、預測分析和理解客戶購買行為。該公司還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向最多五個新的亞洲市場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