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認為,微博“幹得好”,早該回歸理性追星。更多網友則建議,“把排名取消吧,不然治標不治本”,隻要數據驅動的榜單還存在,刷量等違規行為就依然有可操作的空間。
積攢的積分說沒就沒瞭
8月10日,微博突然宣佈明星超話積分助力機制下線。
飯圈一時間有點懵。“我的積分還沒送出去,說沒就沒瞭”、“小號積分都拋瞭,大號還剩近1000,傻眼”……諸如此類的吐槽在微博時有出現。
超話,即超級話題,是飯圈的標配陣地。微博在2016年建立超話社區,2018年引入瞭“積分助力”機制,用戶通過簽到、發帖、評論、轉發等維度獲得積分,貢獻積分為喜歡的明星助力,增加對應影響力,超話根據影響力值進行展示。
根據微博制定的規則,在超話社區裡,粉絲需要通過做任務積攢積分,再通過做任務花積分。她們分工明確,有的負責做數據,有的負責反黑,有的負責控評。而明星超話榜的積分每周會清零一次,數據女工們需要一周又一周、循環往復地重新積攢積分。為瞭穩住自傢愛豆的人氣,她們的工作也是996,甚至007。
值得一提的是,微博超話積分還可以買賣,並形成瞭完整的產業鏈。明星後援會購買微博小號做任務攢積分,已經是行業公開的秘密。還有一些專門的買分渠道,一位飯圈女孩在微博爆料,為愛豆買積分沖榜,2019年的行情是10積分=1贊=1元。
微博在公告中坦承,“隨著明星分類超話的影響力逐漸擴大,社區內出現刷數據等不良行為。”這也是此次微博下線明星超話積分助力機制的重要原因。
不過,下線明星超話積分助力機制就能有效治理積分刷榜行為?就能解放數據女工瞭?
飯圈自己都不這麼認為。
排名還在刷榜就不會停
在微博官方賬號@超話社區發佈的《明星超話“積分助力”機制下線公告》的評論區,點贊最多的一條評論為:順便把排名也取消瞭吧,不然治標不治本。
明星超話排名正是因為有瞭明確的競爭機制,才成為各方粉絲的必爭之地,此後慢慢變瞭味兒。隻要數據驅動的榜單還存在,刷榜等違規行為就依然有可操作的空間。
微博在公告中表示,“明星超話將根據活躍度展示,包含在超話內簽到、互動等綜合維度,鼓勵用戶在超話內以興趣為導向正常發帖,產出優質內容並互動。”
不少粉絲在豆瓣稱,“簽到、發帖這些還是可以花錢買啊”,“其實感覺是可以直接花錢瞭,不像之前還得拐道彎”,“直接說誰熱搜買的多,誰排前位”……
TechWeb註意到,目前很多明星後援會已經發佈瞭詳細的超話改版後發帖規則,包括簽到、互動、用戶刷新等每日任務量。其中提到,發帖後需要互評別人,滿10個不同ID評論的帖子才可以為超話加分。數據女工們的新工作很快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一位飯圈女孩在知乎吐槽說,微博下線超話積分“對整頓飯圈根本沒有幫助,隻會讓粉絲越來越累,花在偶像身上的時間越來越多。”她進一步解釋稱,原本的積分制可以用積分打榜來提升等級,一般每天上線簽個到然後再評論得積分。積分制取消之後,隻能靠發帖、評論來得經驗值,就代表每天5-10分鐘的事要再加10分鐘去思考文案,找圖片,求評論,有時候人數不夠時間就會一拖再拖。
8月6日,微博下線明星勢力榜,當時就有網友留言稱,“趕緊把其他榜單也清理一下吧,明星價值也不是一個榜單決定的,有榜單就很難避免有小人惡性競爭,別再讓無意義的榜單成瞭某些惡臭粉圈的撕b工具。”
微博可以下線明星勢力榜,為什麼不能把其他的榜單也一並下線瞭?歸根結底還在於背後的利益牽扯,微博離不開飯圈帶來的流量。
微博離不開飯圈
在知乎上有一個話題:你為什麼卸載微博?看瞭一圈大傢的回答,原因是比較一致的,因為明星娛樂。如今的微博被稱為“娛樂圈後花園”,這從其被娛樂八卦承包的熱搜榜上也可見一斑。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王茜通過文本分析總結出微博熱搜上榜詞類別占比,發現67.6%都是明星動態、娛樂圈八卦等。
這不難理解。微博把更多流量聚攏到娛樂內容裡,因為這是微博最好變現的賽道。抓住飯圈經濟的紅利,可以變幻出各種各樣的玩法吸引粉絲掏錢,微博營銷得以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也在於擁抱娛樂圈。
微博2020年財報顯示,微博2020年總營收16.9億美元,其中廣告和營銷業務收入為14.9億美元。廣告業務仍是微博營收主力,該業務占總收入的比重為88%,2019年同期該業務的占比為86%。
與此同時,微博的月活用戶數也屢創新高。財報顯示,2020年12月微博月活躍用戶數達到5.21億,較上年同期凈增約500萬,月活躍用戶數中約94%為移動端用戶。
飯圈經濟能帶來利益,也容易失控。在吳亦凡事件中,當警方已經通報其涉嫌強奸的情況下,還有部分粉絲在微博中奔走,要求施以救援。盡管在外界看來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但它就是真實地在微博中發生瞭。
當飯圈失控,微博也難逃被反噬。吳亦凡事件發生後,微博第一次註銷瞭明星的賬號,關閉瞭明星的超話,並禁言瞭蘇芒、六六、馬薇薇等曾經發表不當言論的大V。
但這更像是迫於輿論和監管壓力做出的決定,隻要娛樂流量的財富密碼還存在,你很難指望微博會做出根本上的改變。過往的動作表明,清理違規微博、話題,以及惡意營銷賬號都隻是常規操作,隻是一個表態,事件風波過去之後,該怎麼樣還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