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疫情暴發之前,我們就已開始在糧食安全領域失守。自2014年以來,遭遇糧食危機的人口增加瞭6000萬。我們正面臨一個世紀以來最大的全球公共衛生和發展危機。盡管大傢估計的具體數字有所不同,但新冠疫情可能已使多達1.32億人陷入饑餓。未來幾個月,世界多個國傢都將面臨嚴重的糧食危機。
氣候變化正讓這一切變得難上加難。世界各地數以億計的小農戶正親身經歷著其帶來的巨大影響——產量下降、生長季節縮短、更難以預測的極端天氣,以及去年夏天那破壞性極強的蝗災。
蝗災暴發時,蝗蟲每天消耗的食物等於3.5萬人一天的口糧。/BBC
氣候變化嚴重威脅著農民的生計,同時也讓所有依賴糧食生產的人陷入危機。在一些國傢,幾乎一半的工作崗位都與農業有關。在這些地方,這種惡性循環可能導致災難性的經濟崩潰,將更多人推入貧困和饑餓的深淵。
據估計,氣候變化已經讓我們損失瞭7年來農業生產力增長所帶來的紅利。在未來幾十年,氣候變暖預計將使全球糧食產量增長率降低30%,農民遭受旱災和洪澇災害的風險增加44%,糧食價格上漲20%。總的來說,這將使5000多萬人陷入饑餓。
我們在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方面拖得時間越長,這些後果就會變得更為嚴重。尤為不公的是,對溫室氣體排放“貢獻”最少的國傢,正是受到這些挑戰影響最大的國傢。與此同時,他們也是目前等待新冠疫苗時間最久的國傢。
發達國傢排放的溫室氣體遠高於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世界銀行
這是最近的“非洲新冠和氣候變化領導人對話”的焦點議題,二十幾位非洲領導人呼籲優先投資於氣候適應並啟動“非洲氣候適應加速計劃”(African Adaptation Acceleration Program)。
正如這些領導人所主張的那樣,投資於氣候適應,對於非洲最終從疫情中恢復,以及創建一個可持續發展且富有韌性的經濟系統至關重要。
小農戶習慣於克服逆境,並根據氣候變化和市場需求不斷創新。但顯然他們無法獨自解決這些問題。因為挑戰范圍之廣、難度之大,隻能依靠全球性的解決方案。我認為如果我們能夠共同努力,這些問題將迎刃而解。對此,我依然樂觀。
世界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制定瞭一系列宏偉的目標。眾所周知,可持續發展目標2.0旨在到2030年在世界范圍內消除饑餓,並以可持續的方式使小規模生產者的收入和生產力翻倍。
但是,如果我們不能衡量實現這些目標的進展,那麼再宏偉的目標也沒有意義,這也是目前衡量生產率、收入和可持續性目標所面臨的挑戰。
為瞭實現這些目標,我們需要更全面的數據來跟蹤進展,看看做得好的榜樣在哪裡,並借鑒他們的最佳實踐經驗。非洲聯盟正為此努力,我們的基金會也很榮幸繼續支持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為填補這些數據空白所進行的統計工作。
“2030年50國計劃”旨在建立高度數據化的智慧農業。/世界銀行
例如,由糧農組織(FAO)、農發基金(IFAD)和世界銀行共同領導的“2030年50國計劃”( 50 by 2030)旨在幫助50個中低收入國傢收集、分析和使用數據,以跟蹤進展並改進政策制定。
“Seer-Rees 2030”項目利用機器學習的最新進展和其他強大工具,建立瞭一個為小農戶準備的有效幹預措施的知識數據庫,這樣我們就能把那些有效的措施推廣出去,逐步淘汰無效措施。
在更細節的指標上建立統一標準,並利用數據驅動的公共記分卡來跟蹤進展,也可以幫助確保我們更精準地向著目標前進。非洲聯盟在“非洲農業轉型記分卡”上做的工作就是一個頗具潛力的案例。
另一個關鍵因素是支持創新。我們現在就需要投資於農業研發,確保農民能夠在未來幾年可持續地生產品種豐富的營養食品。
在非洲,已經湧現瞭很多幫助農民適應氣候變化並構建長期解決方案的優秀案例。例如,埃塞俄比亞正利用大數據開發針對小麥銹病的早期預警系統。過去10年,小麥銹病的暴發給農戶們造成瞭數億美元的損失。這個手機系統每天都會進行更新,並已經在四年前成功阻止瞭一場小麥銹病的暴發。
在肯尼亞,140萬小農戶正在使用一個名為“電子農場“(Digifarm)的移動平臺購買用品、獲取技術建議、申請信用貸款和作物保險,甚至可以找到潛在的買傢,這個平臺正幫助他們更快地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
Digifarm可以讓農民借助移動技術更好開展生產。/Digifarm
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CGIAR)是在這個領域做出創新的關鍵領導者。50年前,當諾曼·博洛格(Norman Borlaug)發表這個演講時,他說:“社會正義的首個要素就是為全人類提供充足的食物。”此後,博洛格和CGIAR的團隊共幫助超過10億人免於饑餓。
CGIAR不僅與各國政府,特別是農業部門開展深度合作,為瞭終結饑餓,提供更好的營養並保護生物多樣性,他們的研究人員還在開發新的作物品種,以提高產量和抵禦氣候威脅。
據估算,投入CGIAR的每一美元可為低收入國傢的農民帶來約10美元的回報。持續向CGIAR提供技術援助和資金,擴大其創新和應用規模,對於實現“零饑餓”目標至關重要。
今年下半年,有兩個重大機會將助力我們在這一目標取得實質性進展——9月的聯合國糧食系統首腦會議和11月的COP26氣候大會。在上述活動中,需要捐助方、政府和私營部門做出更多承諾,更好地利用數據和其他措施,幫助創新工具真正走入農田。我希望今天的討論,能為這些機會最大限度地發揮潛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相信,當我們共同努力、鼓勵創新,並利用數據找到有效的幹預措施,我們就能應對氣候危機並幫助農民適應這一變化。我們將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並讓弗蘭克·麥克杜格爾的願景走進現實,共同創建“一個沒有孩子會在饑餓中長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