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標題:半月談:相互寶成“相互跑”,網絡互助何以門前冷落鞍馬稀?

按照一般的商業邏輯,競爭對手相繼退場後,相互寶作為業內“老大”應該樂得將剩餘的商業版圖收入囊中。然而,事實卻非如此,“滑坡”的是整個行業。半月談記者查詢相互寶披露的信息,發現最新一期分攤人數已經下降到9265.62萬,相較上一期驟降近200萬,而高峰時期相互寶分攤人數曾突破1億。為此,不少網友戲稱“相互寶”已經變成瞭“相互跑”。

如今,在各類視頻網站、知識社區搜索“相互寶”這一關鍵詞,“如何在支付寶內退出相互寶”“相互寶是智商稅嗎”“加入兩年、如今患癌卻不能理賠”……各類咨詢、投訴和負面評價位列前排。

曾經廣受歡迎的網絡互助何以落得“門前冷落鞍馬稀”的下場?

用戶的“用腳投票”中有答案。以相互寶為例,來自安徽的唐先生告訴半月談記者,其妻子在2018年加入瞭相互寶,當時重癥疾病互助條款中包括甲狀腺癌,然而到2019年底,條款卻剔除瞭較為常見的輕癥甲狀腺癌、輕癥前列腺癌,因而唐先生妻子不能尋求分攤互助。

事實上,上線至今,相互寶已經多次修改瞭規則,且分攤費用從最初的每次1分錢上漲到如今的每次超6元。

作為普通商業醫療保險的有效補充,網絡互助曾一度因成本低、操作簡單大受好評,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瞭“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等社會問題。然而,規則“任性”修改、病種“任性”剔除、分攤費用大幅上漲……凡此種種,不僅“凉”瞭諸多用戶的心,也不得不讓人懷疑其設計初衷——究竟是從事互助計劃,還是掛羊頭賣狗肉的金融行為?

事實上,盡管一再聲稱自己與保險機構和公益機構有本質區別,但大多數網絡互助平臺在產品設計上都與保險極為相似,也由此收獲瞭大量的客戶資源、社會關註資本和潛在盈利轉化資源。同時,由於其產品兼具金融、保險、公益性質,法律和政策監管存在滯後,網絡互助大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優勢,收獲瞭諸多監管真空的便利。

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的話傳遞瞭明確的態度。在談及美團互助關停事件時,他指出,“是慈善就歸於慈善,如果打著互助旗號從事金融業、保險業,就偏離瞭互助的本質”“所有的金融活動都必須要‘有證駕駛’”。

在此前發佈的一則公益廣告中,螞蟻集團用“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來闡釋相互寶的意義。對於今天的相互寶來說,不把用戶的“明天”放在首要位置,平臺的“意外”必不會缺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