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oronavirus-Particle-Conventional.jpg

在沖繩科學技術研究生院(OIST)的數學、力學和材料部門內,博士後研究員Vikash Chaurasia博士和Eliot Fried教授一直在使用能量最小化技術來研究生物顆粒上的帶電蛋白質。之前他們研究的是膽固醇分子,但當大流行病來襲時,他們意識到用他們開發的方法可以應用於新病毒。他們與加拿大皇後大學的研究人員Mona Kanso和Jeffrey Giacomin教授合作,仔細觀察SARS-CoV-2,看看病毒的 "尖峰"(官方稱為peplomers)形狀如何幫助它成功地到處傳播,他們的研究最近發表在《流體物理學》上。

"當人們設想一個單一的冠狀病毒顆粒時,通常會想到一個球體,其表面分佈著許多尖峰或更小的球體,"Chaurasia博士說。"這就是病毒最初的建模方式。但這個模型隻是一個粗略的草圖,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對病毒的樣子有瞭更多的瞭解。"Chaurasia博士指出,冠狀病毒顆粒的 "尖峰"形狀實際上就像三個小球疊在一起,形成一個三角形。這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因為病毒顆粒的形狀會影響其傳播的能力。

Coronavirus-Particle-With-Triangular-Shaped-Spikes.jpg

更準確的圖像顯示,冠狀病毒顆粒具有三角形的尖峰。來自OIST和女王大學的科學傢發現,這可能有助於冠狀病毒成功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為瞭理解這一點,想象一個球在空間中移動。球會沿著一條曲線運動,但在運動的同時,它也會旋轉。球的旋轉速度稱為它的旋轉擴散性。一個SARS-CoV-2的顆粒以類似於這個球的方式運動,盡管它懸浮在液體中(特別是唾液的微小液滴)。粒子的旋轉擴散性會影響它與物體(如人的組織或細胞)的對準和附著的程度,這也是它能夠成功地在人與人之間迅速傳播的關鍵所在。較高的旋轉擴散性將意味著粒子在遵循軌跡時搖晃和抖動--因此可能難以附著在物體上或有效地從物體上反彈下來繼續在空氣中移動。而較低的旋轉擴散性則有相反的效果。

另一個考慮因素是每個尖峰的電荷。研究人員假設每個都是同等電荷。相同的電荷總是互相排斥的,所以如果一個粒子上隻有兩個尖峰,而且它們的電荷相等,那麼它們就會位於其中一個極點(盡可能地遠離對方)。隨著更多同等電荷的尖峰加入,它們就會均勻地分佈在球體表面。這為研究人員提供瞭一種幾何排列方式,他們可以從中計算出旋轉擴散性。

此前,研究人員研究瞭一種具有74個尖峰的病毒粒子。在這項新的研究中,他們使用瞭相同的粒子,但將單珠尖峰換成瞭三珠三角形。當他們這樣做時,發現粒子的旋轉擴散性降低瞭39%。而且,發現這種趨勢隨著更多尖峰的加入而繼續。

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擁有較低的旋轉擴散性意味著病毒顆粒可以更好地對準並附著在物體和人身上。因此,這項研究表明,三角形形狀的尖峰為SARS-CoV-2的成功做出瞭貢獻。

"我們知道這比這更復雜,"Chaurasia博士解釋說。"尖峰可能不是同等電荷。或者它們可能很靈活,能夠自我扭曲。另外,粒子的'身體'可能不是一個球體。所以,我們計劃在這方面做更多的研究。"

這項研究還有一個有趣的特點是,它與一個多世紀前物理學傢J.J.湯姆森提出的一個問題有關,他探討瞭設定數量的電荷將如何分佈在一個球體上。

"我發現一個100多年前考慮的問題對我們今天的情況有如此大的意義,這很吸引人,"Eliot Fried教授說。"雖然這個問題最初主要是從好奇心和知識興趣的角度提出來的,但事實證明它的適用性出乎意料。這說明瞭為什麼我們不能忽視基礎研究的重要性。"

OIST和皇後大學的科學傢們打算繼續合作開展此類研究,為SARS-CoV-2的成功提供啟示。皇後大學的研究人員剛剛獲得瞭Mitacs Globalink研究獎,使主要作者Mona Kanso能夠往返於加拿大和日本之間,與OIST進行更密切的合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