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類利用人新鮮糞便或者發酵的糞水中的物質治病,至少有近2000年的歷史,我國算是最早將糞便用於治療的國傢,從1000多年前的中藥“黃龍湯”就已經開始。

隨著科技和醫學的進步,現在的糞便移植是通過重建腸道菌群來治療疾病的方法,即把經過處理的健康人的糞便液,灌到患者腸道內。

而匹茲堡大學的科學傢研究發現,通過糞便移植改變腸道微生物組,將會影響一些藥物的療效,而PD-1抑制劑就是其中的一種。

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體(PD-L1)抑制劑是免疫哨點單抗藥物,其應答之廣度、深度、和持久性均十分罕見,是近年來腫瘤免疫療法研究的熱點。

雖然PD-1檢查點抑制劑是目前一種有效治療癌癥的藥物,但是其隻對部分癌癥患者有效。但科學傢們發現,由於持續服用抗生素,導致患者腸道細菌種類嚴重缺乏,這或許是導致PD-1檢查點抑制劑沒有效果的原因。

為此,研究人員首先在小鼠身上進行試驗,從對PD-1治療有反應的人身上取糞便,並將其移植到對PD-1治療無應答的小鼠體內。

結果發現,進行瞭糞便移植的小鼠組隨後對藥物產生瞭積極的反應,而依舊使用抗生素的小鼠組,對PD-1藥物依然沒有反應。

為瞭驗證這一點,隨後,匹茲堡大學的科學傢們在進行瞭人體試驗。通過采集那些對PD-1治療反應“非常好”的患者糞便,移植到對任何免疫治療都沒有反應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身上。

結果發現,在接受糞便移植的15名患者中,經過藥物治療後,有6名患者的腫瘤減輕或病情穩定,持續時間超過一年。其中一名患者在兩年多後,仍表現出持續的部分反應。

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顯示糞便移植或許可以改善對免疫療法不敏感的晚期癌癥患者的治療預後。當然,這還需要進行更廣泛的試驗來進一步說明。

此外,與依靠糞便移植相比,該研究的目的是發現其中的生物學機制,並開發含有必要微生物的藥物,以正確的方式改變腸道微生物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