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何欣榮 胡潔菲
編輯/李力
一人“管”近300個群
“恭喜您搶到優惠券,記得截圖去門店領取哦”“請不要在群裡發小廣告,違者要踢出群哦”……安靜的房間裡,隻聽見電腦鍵盤啪嗒啪嗒的敲擊聲。一個年輕人端坐在桌子前,一邊點開微信群查看消息,一邊選擇合適的用語,及時回復群友。
這就是社群管理師徐諾言每天的工作常態。作為專職服務某連鎖快餐企業的社群管理師,她管理著近300個企業微信群,按照每個群200個人計算,就是近6萬人。
以一對萬,怎麼“管”得過來?“術業有專攻。”培訓機構七分網首席運營官王瑩說,每個社群管理師在上崗前都會接受專業培訓,對所服務的企業做到清晰瞭解。同時,培訓團隊還會建立起一個知識庫,用來回復網友的常規問題。
新入職的社群管理師在接受培訓
“目前這個知識庫大概能夠解決30%的問題,剩下70%還需要社群管理師靈活應對。”王瑩說,一個社群管理師需要身兼氣氛組、客服中心、接梗王等多重身份。
“現在的社群管理師都是量身定制,如果是服務化妝品公司,就需要掌握一定的美妝知識;如果是樂園主題,可能需要懂漫威等角色,並且熟悉這類消費群體的心理。”上海美智人才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饒志芳說。
社群經濟崛起,行業需求巨大
如今,移動互聯網行業發展進入下半場,企業在新增用戶上的成本越來越高。據測算,企業吸引用戶新下載一個App的成本在100元以上。如此一來,企業通過微信群盤活既有用戶,就成為十分經濟的選擇。
隨著用戶基數越來越大,群的數量越來越多,單靠企業自身人員進行管理,顯得力不從心。“以我們服務的一傢連鎖快餐企業為例,目前該企業旗下各個門店的微信群超過1萬個,非常需要專業隊伍提供幫助。”饒志芳說。
根據微信方面公佈的數據,截至2020年底,企業微信上的真實企業與組織數量超過550萬。饒志芳算瞭一筆賬,如果按照10%的企業需要進行社群管理測算,那麼也有50萬傢企業有相關需求,帶動的就業崗位非常可觀。
正是看到瞭行業有巨大需求,今年5月,上海市靜安區將社群管理師的培訓項目納入區級職業培訓補貼。
“靜安戶籍的失業人員和就業在靜安的在職人員,在取得相應的培訓合格證書後,每個項目可以補貼不超過2000元。”靜安區就業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新經濟帶來新就業,創造新價值
“很多人平時看著悶聲不響,線上卻是氣氛擔當。通俗地說,悶騷的人比較適合社群管理師職業。”王瑩說,當前線上社交已成為年輕人生活的重要一環,對於一些偏內向的年輕人來說,當社群管理師既提供瞭相對穩定的收入,又能揚個人所長。
“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就不會覺得累,而且時間久瞭群裡的網友就像朋友。”徐諾言說,盡管正常情況下,每天晚上8點就下班瞭,但休息時間,隻要群友有問題她還是會及時回復。
“為各類人群提供盡可能契合的工作崗位,讓他們實現自身價值。”上海市靜安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王光榮說,作為全國首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所在地,近年來靜安推動瞭多個新職業的發展。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還會有越來越多的新職業浮現。密切關註、支持這些新職業,讓勞動者們擁有個性化就業的機會,是政府部門的職責所在。”王光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