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艙內的畫面顯示,貨物打包得整整齊齊,被固定在艙內的上下左右。而就在上月底,“快遞小哥”天舟二號給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送來瞭第一次太空補給,一口氣運瞭 160 多件“包裹”,總重達近 7 噸。
看到這一幕,網友紛紛喊話三位航天員“直播開箱”↓
更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其中一份包裹上竟然寫著“太空自行車”!
其實,早在神舟十二號發射前的發佈會上,“太空自行車”就已被“劇透”。據介紹,除瞭太空自行車外,鍛煉區還配備有太空跑臺,用於航天員日常鍛煉。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消息,長期生活在微重力的環境下,航天員的骨質和肌肉會逐漸丟失、萎縮。據測算,航天員在太空裡待 180 天,肌肉量會減少 40%,骨質會大量流失。如果不經常鍛煉,回歸地面時容易骨折,在失重的環境中,動感單車等器械是很好的運動方式。
在感慨核心艙配置齊全的同時,也有網友好奇這近 7 噸的“包裹”,三位航天員如何管理呢?
對此,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副總設計師侯永清介紹瞭一個設計“彩蛋”:艙內所有貨物上均有二維碼,航天員隻需要就可以將貨物取用情況傳輸到物資管理系統內,保證艙內貨物的高效管理。
太空 3 個月,吃什麼?
幹飯人,幹飯魂,幹飽瞭才能有精神!在太空飲食方面,中國航天也早已備足“幹糧”。
據瞭解,核心艙內配置瞭120 餘種營養均衡、保質期長的航天食品。就餐區域配置瞭食品加熱、冷藏及飲水設備,還有折疊桌,方便航天員就餐。
據人民網報道,航天食品講究葷素搭配,甚至魚香肉絲、宮保雞丁都出現在瞭航天員的美食列表裡。
而且,這兩個菜品還是“老前輩”瞭。早在 2002 年神舟四號發射時,魚香肉絲和宮保雞丁的航天餐就已經研制成功,它們都陪楊利偉在 2003 年登上瞭神舟五號。
紅燒肉、魚肉丸、紅燜素雞……愛吃的一個都沒少↓
楊利偉:太羨慕!
除瞭種類豐富的太空餐 ,110 立方米、三室一衛 、WiFi 覆蓋的硬件設施,也讓“過來人”楊利偉羨慕滿滿:“這個‘傢’太大瞭,太羨慕他們瞭!”
隨後,話題沖上熱搜前列,也將網友拉回神五升空的 2003 年。如今,時間過去近 20 載,神舟十二號發射成功,並在短時間內追上天和號核心艙實現對接,再次見證瞭中國速度!
致敬中國航天人,
向下紮穩根,
終有一天會一鳴驚人,
敢教日月換新天!
來源:人民日報、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