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02.jpg

心臟病發作後,這個重要的器官會用疤痕組織來修補損傷,疤痕組織可以保持其結構完整,但重要的代價是失去節律。由於這個組織不會跳動,所以壓力最終會導致心臟衰竭。

問題似乎是心臟幹細胞不存在,所以心肌不能得到補充。這使得幹細胞療法變得復雜,而幹細胞療法已經被證明在身體其他部位的再生醫學中很有前景。使用更普通的幹細胞已經取得瞭一些成功,但令人沮喪的是,它們似乎很難在心臟的正確位置停留足夠長的時間來發揮作用。

這就是這項新研究要解決的問題。其他研究團隊也嘗試過將幹細胞嵌入水凝膠中或將心肌和支持細胞結合以使幹細胞保持原位,但這次UCL的研究人員使用的時候可生物降解微球。

每個微球隻有1/4毫米寬,這些微球有一個非常多孔的結構,從而給瞭細胞大量的附著表面積。然後在這些微球上由幹細胞培養出心臟細胞,在那裡它們能形成連接並發育成能跳動的新心臟組織。這些球足夠小,它們可以被註射到心肌中。

在實驗室測試中,新細胞能在培養皿中跳動40天,當註入大鼠心臟時,它們在原地停留瞭6天。顯然,這仍需要很大的改進,但這是一個有希望的開始。

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Daniel Stuckey表示:“要想真正修復破碎的心,幹細胞的輸送方式必須允許它們在新環境中存活並轉化為心肌細胞。我們的技術提供瞭一種新方法來確保註入心臟的細胞正常工作。我們希望這項研究將為我們提供必要的信息,使幹細胞療法成為治療心臟病患者的現實療法。”

其他最近的研究已經解決瞭修復受損心臟的問題,方法是使用心臟前體細胞、胎盤幹細胞、被稱為外泌體的幹細胞“信使”或心臟周圍液體中的愈合細胞,另有些研究則將結構細胞重新編程成能跳動的細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