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首先強調瞭四個關鍵領域的數據:勞工和人權;健康、安全和教育;環境;以及供應商表現。例如,蘋果公司繪制瞭10個國傢的470多個勞工機構的地圖,這些國傢被列為勞工和人權侵犯的“高風險”國傢。這傢科技巨頭還對供應商工廠的254265名員工進行瞭調查,瞭解他們的工作經歷--這隻是在富士康等合作夥伴處工作的約數百萬人中的一小部分。
在健康、安全和教育方面,蘋果公司指出,它是第一傢獲得美國環保署年度安全選擇合作夥伴獎的消費電子公司,並表示其健康和保健教育計劃惠及約198萬供應商員工。
2020年,蘋果公司對53個國傢的842傢供應商和279傢冶煉廠和精煉廠進行瞭評估。蘋果公司說,所有確定的錫、鉭、鎢、金、鈷和鋰的冶煉廠和精煉廠(一個經常被指責為侵犯人權和勞工權利的部分)都提交給瞭第三方審計。
最後,蘋果公司再次提及其環保舉措,該公司指出有100多傢供應商已經承諾用100%的可再生能源制造產品。由於能源效率方面的努力,供應鏈中避免瞭超過90萬噸的年碳當量,而類似的計劃從垃圾填埋場轉移瞭40萬噸的廢棄物。
領導蘋果全球供應鏈的Sabih Khan在一份聲明中說,COVID-19大流行給iPhone制造商的員工權益工作帶來瞭新的挑戰。盡管如此,該公司還是能夠進行審計,讓供應商承擔責任,並對員工進行權利教育。
Khan寫道:“全球對人民健康的關註並沒有分散我們的註意力,使我們對勞工和人權的最高標準負責的重要工作。在少數不符合我們標準的情況下,我們迅速采取行動,為所有受影響的人提供補救措施--在某些情況下,暫停我們與供應商的業務,同時采取措施,防止這些違規行為在未來發生。問責制仍然是我們工作的一個重要支柱,也是我們進步的一個重要動力。”
在2020財年,蘋果公司隻記錄瞭9起所謂的違反供應商行為準則的“核心行為”,低於2019年的17起和2018年的27起。根據該報告,違規者必須立即解決這個問題,進行管理改革,並采取預防措施,確保違規行為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