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研究小組從一種癌癥疫苗開始,該疫苗由含有腫瘤蛋白和一種叫做riboxxim的分子的微米級顆粒組成。像任何疫苗一樣,研究人員的想法是,這將教會免疫系統對癌癥發起進攻--riboxxim激活T細胞,而腫瘤蛋白告訴它們應該攻擊什麼。
在小鼠身上的測試顯示出強烈的抗腫瘤反應,即使是在非常小的劑量下。但是,雖然這種反應在接種疫苗8周後仍可檢測到,但腫瘤在大約30天後開始恢復。這是由於一個自然過程,身體會降低免疫系統的調節,以防止它失控和傷害健康細胞。
因此,該團隊將疫苗與另一種治療方法--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結合起來。顧名思義,這些藥物可以減少這種抑制作用,讓免疫系統繼續對癌癥進行討伐。單獨使用這種治療方法,在人類中的成功率隻有20%左右,但該團隊發現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與疫苗相結合,提高瞭這一成功率。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Marcus Groettrup說:“癌癥疫苗的一個主要缺陷是沒有可以用於人類的免疫刺激物。與免疫檢查點阻斷劑相結合,我們的臨床適用疫苗導致可治愈現有腫瘤的小鼠比例增加到75%。”
該技術對一系列癌癥類型也顯示出前景,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和黑色素瘤。該研究為免疫療法和疫苗在抗擊癌癥方面可以很好地合作的想法提供瞭進一步的證據。在一項研究中,在CAR-T細胞免疫療法後的一天和一周內給予強化疫苗,改善瞭治療效果,而在另一項研究中,檢查點阻斷劑支持瞭一種將抑制免疫活動的T細胞轉化為抗癌細胞的藥物。
該團隊表示,這項新技術目前正在人類中進行第一階段的試驗。
該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上。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