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詐騙得來的贓款,他要第一時間轉出,不能被我們公安機關察覺到,就需要大量的“跑分”人員和大量的銀行卡,對贓款進行一個流動式洗錢,最終使這個錢變白,從而回流到詐騙團夥的手中。
沈陽市公安局反信息詐騙支隊民警鄭棣涵表示,他們在沈陽通過一個姓李的人指使,在沈陽進行“跑分”活動,由李某找人租住賓館,並由張某和董某糾集社會的閑散人員進行開辦銀行卡,在賓館內從事洗錢活動。
隨後,沈陽警方又在市區內的一個居民小區裡將另外一夥正在跑分的犯罪團夥抓獲。經審訊,該團夥3人利用通訊軟件與境外詐騙窩點勾連,在沈陽市康平縣大肆收購銀行卡,並租房搭建窩點,為詐騙團夥提供“跑分”洗錢服務,涉及資金流水近9000萬元人民幣,3人從中非法獲利180餘萬元。
警方調查發現,一個“跑分”電信詐騙團夥由金主、卡農、菜商、水房等多人構成。不過,這裡說的“菜商”不是菜販子,“水房”更不是打水的地方,而是詐騙團夥的黑話。
從“卡農”收購來的銀行卡,也被分為多個層級,一級卡收到贓款最多,為瞭不被凍結,到賬第一時間,“水房”通過轉賬、支付、網購等方式,將資金拆分流向多個二級卡,通過類似方式拆分更多的三級卡。為逃避打擊,一筆資金甚至會“飛”到境外,再兜一圈回來。
跑分的源頭作案工具就是兩卡,銀行卡和電話卡。目前公安機關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實施斷卡行動,打擊兩卡犯罪。
最後警方提醒,大傢要註意保護個人隱私信息。不要因一時圖利,隨意出租出借自己的個人銀行賬戶、支付賬戶等信息;更不要將個人身份信息出賣給他人使用。
註意保護付款碼信息。在日常線下購物過程中,要註意保護付款碼信息,不要隨意將自己的付款碼暴露在公開場所,以免被他人使用掃碼設施扣款,給個人財產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