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真的覺得這個太厲害瞭,真的太厲害瞭。

但與此同時,質疑聲也不少:啊這都可以發論文?

經驗=科學?

什麼時候經驗也能被稱作科學瞭?

出於好奇,我們就去研究瞭下論文的一些細節。

發現的確沒有那麼簡單。

這是一個什麼研究?

簡單來說,就是在人們飲茶之後,身體的不同部位會迅速發熱、甚至流汗,讓經絡自己活躍起來,從而顯形,這時候拍攝身體各部位的紅外影像。

很多草本藥食在服用之後,雖然相應的經絡和肺腑部位會有明顯的發熱和酥麻感,但感覺不明顯,也很難拍攝出影像。

2012年,研究團隊在試驗瞭幾百種藥食以後,發現感受最強的是茶葉。

喝瞭不同的茶以後,身體的不同部位會迅速發熱,甚至大量流汗。

為瞭證明這種感受是客觀、可重復的,研究團隊采用瞭雙盲實驗。

24位志願者在不知道茶葉種類的情況下,飲用同一種茶,並記錄自己發熱的部位。

在飲用68種茶之後,結果顯示,所有志願者報告達到瞭96%的一致性。

由此發現,不同茶葉對應的歸經有著明顯的規律:

(歸經:藥物作用對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對應關系)

比如,綠茶對應太陽脈,青茶對應陽明脈,紅茶對應少陽脈,白茶對應太陰脈,黑茶對應厥陰脈。

不過有一種茶不太清晰,那就是黃茶。

但就在5年後,研究人員在貴州梵凈山一帶找到瞭含黃酮醇高的茶樹,發現瞭黃茶對應少陰脈。

根據經絡假說,大多數經絡會經過不同的手指和器官。

為驗證手指與器官之間是否存在對應關系,研究團隊從中國南方各省以及日本、新西蘭等國傢收集瞭512種茶,從中選出瞭效果最強的13種。

一共有42名志願者到福建太姥山上參與重復試驗,包括17名男性和25名女性。

志願者每次喝完茶後,立即對人體進行紅外成像。

研究人員發現,在飲用不同的茶後,可能由12條假設的經絡連接的不同路徑和器官,溫度都有明顯的上升。

一些其他的湯藥或飲品,也能產生類似的效果。

團隊分別測得手指、手掌的3個區域和12個器官的最高溫度,並且將數據歸一化處理,得到瞭這樣的結果:

比如,圖中顯示的紅色部分,代表飲用紅茶後發熱的身體部位,包括無名指、手掌的一部分、甲狀腺和膽囊。

為瞭驗證某種茶是否會對所有經絡起作用,研究人員進行瞭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在喝茶之後,身體各部位的溫度沒有同時升高。

並且,紅外線圖像顯示瞭被激活器官的清晰形狀,例如,心臟和腎臟被黃茶激活等等。

網友:熱水也能讓身體發熱

對此,網友紛紛提出瞭質疑。

一方面,是針對研究本身。

比如,經絡既然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那又是如何證明是這些紅外影像顯示的就是經絡呢?

這些測得的熱量變化路徑,為什麼不是因為其他生化作用導致的?

有網友表示,隻喝熱水也能讓身體不同部分發熱,要不也看看這是什麼脈?

這麼高級,那他們能測出來喝的什麼茶嗎?

還有網友關註到瞭研究細節上。

比如樣本不足。

隻有幾十個樣本就搞出來的研究?

再比如,茶的溫度沒有說明。

喝的是冷茶還是熱茶?每種茶都是同一個溫度時喝的嗎?

還有人聯想到,當前中醫面臨的處境,令人嘆惋。

中藥可以入經脈,老祖宗5000年的經驗,愣是被說成偽科學!最後,還需要現代科技來驗證,是好事,也是悲哀。

發表在什麼期刊?

除瞭研究本身,網友關註的另一個點:

文章所在的期刊Quantitative Biology,定量生物學。

它創刊於201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清華大學主辦的英文季刊。

期刊涉及領域包括系統與合成生物學、生物信息學與計算生物學。

由北京大學定量生物學中心、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的兩位教授擔任主編。

它的最新影響因子是1.161,此前也都在1上下徘徊。

啊這,確實是有點低瞭。

也難怪有網友質疑這一研究瞭。

還有網友認為,並不反對中醫,但這樣的報道和宣傳,加上復旦的title,豈不是會把中醫黑的更慘。

而它日常的文章畫風,是這樣的。

人類基因組計劃:起點的開始。

合成基因電路進入臨床。

這研究早就有書瞭

那麼最後,隻剩下一個問題瞭。

這是一個什麼團隊?

論文一作是金雯俐,來自上海自然博物館。

除此之外,還有一位山西高研院的研究者以外,其餘全是來自復旦大學的學者。

通訊作者是復旦大學生命學院的教授、博導李輝。

主要研究領域為分子人類學,從DNA入手來探求人類起源和文明肇始,比如,通過y染色體來研究曹操的身世問題。

據南方周末報道,Science曾評價他的研究開創瞭新領域——歷史人類學。

今年,他有一篇科普新作《人類起源和遷徙之謎》,由他和他夫人金雯俐共同撰寫。

嗯?我好像知道瞭什麼不得瞭的事情。

而茶葉,隻不過是他的興趣研究所在。

回溯這整個熱議過程,起因源自於李輝——這篇文章的通訊作者,投給《環球》雜志的一篇文章。

進而引發瞭包括新華網、茶周刊在內多傢媒體的報道。

他本人表示,更詳細的茶道和經絡的系統知識在《茶道經譯註》一書中。

這本書,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今年1月剛發行,售價88元。

與之相匹配的,還有在優酷網站上對應的茶道經課。

可以看到,裡面就已經有「如何分辨茶對應的人體經絡」、「通過經絡分辨茶的好壞」相關視頻瞭。

不過學習這些,還是要付費滴~

售價128元,有效期為10個月。

面對網友的質疑,李輝前幾天其實也借著媒體回復瞭。

這是一個非常初步的探索研究,絕對稱不上完美,但是完全可以第三方獨立重復驗證,已經有很多團隊聯系跟進重復實驗和深入探索。

之所以強調茶葉,一方面是茶葉引發的紅外輻射屬於最強的一類,另一方面不同的茶葉類別激發不同的十二條經絡,有利於比較尋找歸經現象的分子基礎。一旦歸經的分子基礎找到,對於將來的靶向藥物設計的影響可能是革命性的。

那麼對於這件事情,你又是如何看的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