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從美國獲取瞭大量的農藥使用數據,並將農業中的應用量隨時間推移的變化表示為總應用農藥毒性的變化,"主要作者、蘭道環境科學教授Ralf Schulz說。"這為農業中的農藥使用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潛在後果提供瞭一個新的觀點。"
1992年至2016年期間,美國農業中的殺蟲劑使用量已大幅減少瞭40%以上。魚類、哺乳動物和鳥類面臨的藥物毒性比20世紀90年代低,因為有機磷酸鹽等顯示出高脊椎動物毒性的殺蟲劑類別在今天使用得較少。然而,水生無脊椎動物和傳粉動物,如蜜蜂,卻經歷瞭相反的情況:盡管施用量減少,但在2005年至2015年期間,這些物種群體的施用毒性增加瞭一倍多。使用的殺蟲劑轉向使用擬除蟲菊酯和新煙堿類殺蟲劑是造成這種趨勢的原因。
除草劑的應用毒性也在增加,同時應用量也在增加。在這種情況下,陸生植物正面臨著應用毒性的最高增長幅度。植物和傳粉者在生態學上是緊密相連的。因此,這兩個群體的應用毒性如若同時增加,對植物和昆蟲的生物多樣性可能產生強烈的整體負面影響。
轉基因作物的開發是為瞭減少農業對化學殺蟲劑使用的依賴。然而,新的研究結果清楚地表明,即使在美國最重要的兩種轉基因作物--玉米和大豆中,隨著轉基因應用的增加,應用毒性也在增加,其速度與常規作物相同。
據作者稱,該研究的結果可能適用於許多其他以現代農業為主的地區,盡管通常情況下,對應用毒性趨勢的全面評估數據並不公開。這些結果挑戰瞭傳統和轉基因作物中化學殺蟲劑對環境影響減少的說法,並呼籲采取行動,減少全球農業中應用的殺蟲劑毒性。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