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圖像是在2021年4月19日,由Landsat 8上的Operational Land Imager(OLI)獲取,以自然色顯示瞭博特尼恩灣的西北側。該海灣位於波羅的海的最北端,與瑞典(西部)和芬蘭(該圖像的東部)相鄰。
圖圖像顯示,大量的冰仍然附著在瑞典的海岸上。這種 "陸地快速冰"被固定在岸邊,不會漂移。在海灣的更遠處,漂流冰隨著風或水流自由移動。
詳細視圖顯示瞭瑞典北部沿海的呂勒奧市的陸上快冰的近景。註意有些地方的冰是鐵銹色的,最明顯的是在Måttsund附近。這是由於含有沉積物的水在某個時候淹沒瞭冰的表面。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水位上升時,但錨定在陸地上的冰層卻不能隨之上升。
當這張圖片在4月19日被采集時,快速冰層仍然大部分是完整的。到瞭5月1日,芬蘭氣象研究所的冰圖顯示,大部分快冰已經處於解體或 "腐爛 "的高級狀態。這是海灣快冰的典型情況,通常在4月中旬開始下降,到5月中旬完全消失。
雖然是季節性的,但每年博特尼恩灣的冰的存在對該地區的野生動物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海豹利用冰冷的棲息地來產下它們的幼崽。人們也從季節性冰層中找到瞭用武之地,利用它可以方便地進入海灣的群島。成千上萬的島嶼聚集在瑞典和芬蘭的海岸邊;有些島嶼有人居住,有些島嶼有季節性的漁村,還有許多島嶼無人居住。靠近海岸的冰面上的一些線性特征很可能是人們在這些近海遊玩時留下的足跡。
冰上的其他圖案,特別是離岸較遠的圖案,是由自然過程造成的。在格爾曼島以西的冰面上,明亮的白色面條狀特征是小型冰山脊與浮冰碰撞的區域,導致破碎的碎片堆積在海冰表面。山脊可以有好幾米高,並且在海冰上變得相當密集,使船舶的冬季航行變得特別具有挑戰性,一艘芬蘭破冰船在4月18-20日的觀察表明,在這張圖片以東的海冰區域仍然有相當普遍的這種現象。
在一篇被接受發表在《冰凍圈》上的新研究論文中,研究人員描述瞭他們如何利用衛星數據來提高冰封水域的航行安全。這項研究由芬蘭氣象研究所的Renée Mie Fredensborg Hansen領導,利用美國宇航局冰、雲和陸地海拔衛星2號(ICESat-2)的高分辨率地形測量來估計博特尼亞灣海冰的脊化程度。
據該研究的共同作者馬裡蘭大學的Sinead Farrell說,該研究為快速、近乎實時地發佈ICESat-2數據以用於北極和其他被冰覆蓋的海域提供瞭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