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企業危機公關 不要把“制動踏板”踩成“加速踏板”
截止到目前,特斯拉維權風波的輿論焦點主要集中在兩方面。1、特斯拉堪稱災難級的危機公關。2、關於行車數據歸屬權和使用權引發的爭論。
先來看第一點。從結果導論上講,從“毫不妥協”到“願意全力配合”,特斯拉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領軍企業,在自己最大的單一市場引起如此規模的負面輿情,其公關過程是需要深刻反思的。尤其是特斯拉高管在輿情發酵初期的回應方式和對維權車主的惡意主觀揣測,不但沒能起到自證清白的作用,反而迅速引發更大的負面輿論。正應瞭那句話: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
企業運營和開車一樣,既要快速,也要安全,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關鍵時候分不清哪個是加速哪個是制動,一旦出瞭交通事故,再好的車也會瞬間報廢,即使不報廢,至少維修起來很需要時間。
數據壁壘不應成為企業傲慢的“護城河”
再來看第二點。關於數據權屬的爭議,這要相對更加復雜。數字經濟背景下,用戶在產品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數據被看做是企業核心的戰略資源,在企業未來發展中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用戶作為數據的生產者,卻無權使用,似乎也很不合理。當前,關於數據權屬的爭論在國際范圍內仍然是個懸而未決的事情。這需要立法者緊密跟上技術創新的腳步,厘清數據所有權,使用權,監管權之間的關系,做到既能不影響數字經濟相關企業的發展,也能有效保護用戶隱私,保障其應有權利,並對數據實現安全有效的國傢監管。
在本案中,車主無法還原事故現場、難以自證,要求特斯拉在保護其隱私的前提下提供相關行車數據擁有其合理性。在這一點上,數據壁壘不應成為特斯拉傲慢姿態的“護城河”。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