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與58同城的“矛盾”已久,值此風波之際,58同城旗下的安居客又背負著百億債務尋求港交所上市,時隔11年,安居客這次終能成功上市嗎?姚勁波又是否是借機促成58同城私有化後的的二次上市,事情還不得而知。
紅星資本局發現,就姚勁波發佈的圖片所涉及的小區,事實上在房天下,“對手”安居客等平臺上均有展示,管理該房源的貝殼經紀人卻告訴紅星資本局,安居客與貝殼上的房源都是由其發佈。
姚勁波的“獨傢、壟斷”之說能站得住腳嗎?
58同城CEO呼籲
罰款貝殼40億
4月10日,58同城CEO姚勁波在其個人微博賬戶發文,強烈呼籲國傢反壟斷罰款貝殼40億,博文一發,引起網上熱議。
姚勁波表示:“房產交易領域有更明目張膽的二選一包裝成自願,強烈呼籲國傢反壟斷罰款貝殼40億(4%標準),並建議將此罰款打入國傢公積金賬戶,以降低公積金貸款利率,減輕老百姓買房負擔。”
姚勁波還表示,58安居客今年也將作為新的挑戰者進入房產交易領域,希望良性競爭讓行業更加公平,老百姓買房更簡單。
截圖自姚勁波個人微博
對於姚勁波的公開指責,貝殼找房方面回應媒體稱:自創立起,貝殼堅持依法經營,完善合規體系,以科技驅動行業良性發展。
4月11日,紅星資本局先後聯系瞭58同城及貝殼方面。58同城未予回應,貝殼則表示,“如果要對外回應應該是統一的,現在沒法給你明確的東西。”
貝殼經紀人在競對平臺發佈房源
如意小區究竟是誰的“獨傢”?
姚勁波發佈的圖片顯示,在太原地區,在貝殼找房發佈的新房房源包括如意小區、文湃苑等小區打上瞭“獨傢”的標簽。
紅星資本局查看鏈傢及貝殼找房APP發現,上文涉及小區目前並未有“獨傢”標簽。除瞭貝殼鏈傢之外,“對手”安居客APP上也出現瞭如意小區、文湃苑的相關新房銷售信息。同時,房天下也有相關小區信息,但目前顯示已售罄。
截圖自安居客APP
截圖自房天下
對此,紅星資本局聯系到負責如意小區的經紀人,該經紀人表示安居客的房源信息也是由他發佈,但主要渠道走的還是貝殼。換句話說,同一小區的房源在不同的渠道上展示,而發佈人卻都是貝殼的經紀人。
有趣的是,安居客作為58同城旗下的子公司,貝殼的經紀人卻可發佈房源。關於原因,該經紀人並未直接回答,隻是說“我們想辦法在兩個渠道發佈瞭”。
有從事房地產的業內人士告訴紅星資本局,開發商的房源銷售方式其實有多種,可能包銷,也可能直接分發給渠道,但最終的合同都是與開發商簽訂。
此外,姚勁波還曬出的疑似貝殼找房與渠道商簽訂的合同。
該合同顯示,貝殼找房提供多種合作模式,但條件不同,分傭比例和墊傭比例均不同。
比如,若渠道商“自願”選擇合作期間戰略僅為貝殼方提供新房項目的渠道銷售服務,不以任何方式為貝殼方以外的任何第三方直接或間接提供新房項目的渠道銷售服務,且經紀人人數大於等於5人,那麼,其共場項目分傭比例達到85%,獨傢項目分傭比例達80%,墊傭比例為100%,否則會相應減少5%-10%。
從PMLS到58安居客
姚勁波盯緊新房交易領域
2019年8月12日,58同城、世聯行、同策咨詢、金地集團、旭輝集團、中原地產、我愛我傢集團聯合舉辦“58愛房品牌發佈會暨中國PMLS平臺共建戰略啟動儀式”,彼時58同城和安居客剛完成跨平臺合作,PMLS平臺(新房聯賣平臺)也被視為“反殼聯盟”。
會上,58愛房表示,希望在未來三年,深度服務超3萬億規模的新房聯賣市場。據悉,58愛房是由58同城、世聯行、同策咨詢共同發起互聯網+新房分銷服務平臺,同時58同城CEO姚勁波是該聯盟的“帶頭大哥”也在業界中心照不宣。
時至今日,58愛房距離3萬億還有多遠?
2018年,58同城、世聯行和同策咨詢成立瞭上海更贏,分別持股45%、31.4286%和23.5714%,為58愛房“站臺”。好景不長,隨後世聯行、同策咨詢相繼退出。
截圖自天眼查
2020年12月9日,世聯行發佈公告擬作價2.55億元出售上海更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31.43%的股權予天津瑞庭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公告中,世聯行更是提到同策也同時出讓上海更贏的全部股權。世聯行回復深交所關註函稱,新房聯賣平臺所處領域競爭激烈,上海更贏尚處於前期投入和虧損階段。上海更贏在2019年度凈利潤為-9,573.83萬元(未經審計)、2020年1-9月凈利潤為-17,191.98萬元(未經審計),截至2020年9月30日凈資產為35,892.21萬元(未經審計)。
那麼,失去世聯行和同策的58愛房,又變成瞭58同城單打獨鬥嗎?
姚勁波在昨天的微博中其實也有一個重要的說明——58安居客今年將作為挑戰者全面進入新房交易領域。
2018年4月,鏈傢推出貝殼找房,即聯合不同的房產經紀公司跨店成交。
“如果一傢平臺企業,既做線上,又做線下,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這在商業倫理和操作邏輯上是絕對不能被接受的搞法。”我愛我傢集團董事長兼CEO謝勇曾經這樣說。
當時姚勁波“先聲奪人”,並表示“58永遠不會切入中介業務成為地產中介的競爭對手,我們隻做信息平臺。”
顯然,貝殼的對手們是不願意貝殼介入線下中介的。
PMLS平臺成立後的數據顯示,58愛房已有新房銷售代理項目超3500個,渠道分銷服務項目超1800個,平臺綁定二手合作店數量超4萬傢門店。到瞭2021年,據58愛房官網,其新房銷售代理項目依舊是3500+,渠道分銷服務項目提高至2000+。
截圖自58愛房官網
反觀貝殼,卻交出瞭比較亮眼的成績。
2020年8月,貝殼(BEKE.US)登陸美股。上市後一周,貝殼總市值達472.08億美元(3265.8億元人民幣),超過地產龍頭股萬科A。截至美東時間4月9日20:00,貝殼收跌55.95元/股,總市值662億美元。
貝殼找房發佈在美股上市後的首份財報顯示,2020年三季度,貝殼平臺總交易額(GTV)達1.05萬億元,同比增長87.2%;實現營業收入205億元,同比增長70.9%;經調整後凈利潤為人民幣18.58億元,同比上漲210.6%。前三季度,貝殼平臺累計GTV、收入和經調整後凈利潤已全面超過2019年全年。
安居客背負百億債務遞交招股書
58同城拆分業務謀求二次上市?
2021年4月8日,58同城把自己的房產業務安居客、58房產、愛房、巧房打包,以“安居客”的名義向港交所遞交瞭招股書。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安居客平臺的移動月活躍用戶量總計為6700萬。同時,按2020年平均移動月活躍用戶量計算,安居客是中國最大的在線房產平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安居客在線房產平臺上的付費經紀人數量超72.6萬人,占據67%的線上房地產營銷市場份額。
事實上,這並不是安居客的首次IPO計劃。
安居客曾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但就在即將上市之際被創始人兼CEO梁偉平主動叫停,梁偉平想在安居客上市之前,將其規模做得更大。
2014年,安居客也曾啟動上市計劃,同時在經營上選擇調高中介費,但隨後便引發中原地產、鏈傢地產、我愛我傢、21世紀不動產等8傢主要房產中介的聯合抵制,安居客的第一次上市計劃陷入困境。後來,梁偉平將安居客以2.67億美元的價格賣給58同城,58同城遲遲沒有真正上市,一拖就是11年。
招股書顯示,最近三年內安居客收入逐年上漲,分別為62.16億元、75.79億元及80.52億元。但其凈利潤則在逐年降低,分別為19.07億元、23.06億元及19.54億元。但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0年底,安居客總借款金額為108.79億元,約占總負債的70%。
而早在2013年10月31日,58同城登陸紐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分類信息第一股”,首日股價大漲42%。但到瞭2020年9月18日,58同城宣佈完成私有化並購,將從紐交所退市,其已經向紐交所申請自9月18日起停止交易。
但就在其退市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紅星資本局註意到,58同城的收盤價報55.88美元/股,總市值為83.82億美元。相比58同城在2018年5月的最高股價89.90美元/股,其市值蒸發瞭51.03億美元,相較於2018年巔峰時的130億美元市值,跌去近三分之一。
58同城2019年財報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私有化之後,很多中概股都選擇二次上市。前一輪私有化,都是想在A股上市的,比如三六零、分眾傳媒、邁瑞醫療等,都是私有化再上市的典型。目前,科創板公司也有案例。其原因一般來說,主要股東覺得市價顯著低於公司內在價值,就會選擇私有化。通過重新上市,賺兩個市場的價差。
對此,有業內人士稱,安居客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實際上是58同城拆分子業務謀求二次上市。
專傢:曬出來的合同涉嫌壟斷
針對輿論關註的“壟斷問題”,紅星資本局采訪到北京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趙秀池。
“目前二手房都要求是真房源,隻能在一處(渠道)進行網上披露,我覺得新房像二手房的話,鎖定一個平臺也未嘗不可。”
趙秀池還表示,壟斷肯定對老百姓沒有好處,完全競爭,才是最優的資源配置,講市場機制,那也是應該是促進競爭的。
關於合同內容,趙秀池說,這相當於把代理權捆綁瞭。
同時趙秀池認為姚勁波在微博中提到的40億罰款打入國傢公積金是行不通的,“目前為止沒有這麼做的。國傢公積金現在是專款專用瞭,籌集的來源是很固定的,就是職工單位等等,沒有說罰款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姚勁波展示的合同內容中“僅為貝殼提供新房項目的渠道銷售服務”,趙秀池認為,其“僅”字的確涉嫌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