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現場”是一個叫做 Hyades 的星團,距離地球 153 光年。從我們在地球上的角度來看,它是構成金牛座頭部 V 型的最亮恒星。這個距離意味著 Hyades 星團是天文學傢研究最多的星團之一,但實際盤點哪些恒星屬於它或者曾經屬於它是很棘手的。在牛頭後面潛伏著許多較暗的恒星,除此之外還有兩個 "潮汐尾巴",長長的恒星結構從星團中流出來,因為它們在引力的作用下互相爭奪。
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開始量化這些潮汐尾巴中到底有多少顆恒星。為此,他們分析瞭來自 Gaia 的數據,這是一項全面的調查,正在追蹤銀河系中 18 億顆恒星的距離和運動。
然後,他們開發瞭一個模型模擬瞭恒星在逃離星團時,在星團 6 億到 7 億年的壽命中,可能會受到怎樣的顛簸。這些模擬與Gaia數據進行比較時,研究小組發現Hyades的潮汐尾巴遠遠長於預期。它們包括數千顆恒星,分佈在數千光年的范圍內。
不過在研究中,天文學傢發現其中一條尾巴的恒星數量要比預期的少很多。研究人員對他們的模擬進行瞭調整,試圖解釋這種奇怪的現象,並發現瞭一種耐人尋味的可能性,可能會產生在現實世界的天空中看到的效果:與一個質量約為 1000 萬個太陽的物質團發生碰撞。
該研究的作者 Tereza Jerabkova 說:“一定是與這個真正巨大的團塊發生瞭密切的相互作用,Hyades 就這樣被擊碎瞭”。但是撞擊之後的煙、火在哪裡?科學傢並沒有在附近觀測到氣體雲或者其他星團,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瞭這樣的破壞呢?
研究小組將這個歸咎於暗物質,這是一種神秘,隻通過其強烈的引力與常規物質互動。暗物質預計會聚集在一起,或許會在這個過程中幫助播種星系。但正如這項研究表明, 有時這種物質會給予, 有時又會帶走。 Jerabkova 表示:“通過 Gaia,我們看銀河的方式已經完全改變瞭。而有瞭這些發現,我們將能夠比以前更好地繪制銀河系(暗物質)的子結構”。
這項研究發表在期刊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上
Source: E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