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汽車外包給另一傢代工廠商來生產,這在汽車行業很常見。
在宣佈的四項交易協議中,吉利與富士康建立電動汽車代工生產合資企業,這是最重大的舉措。此外,為陷入困境的法拉第(Faraday Future)生產面向大眾市場電動汽車的協議。
吉利還為百度生產智能電動汽車,其中第一款車型將於明年推出。此外,吉利還正在與騰訊控股合作,開發智能汽車控制和自動駕駛技術。
吉利已經向市場推出幾款電動汽車產品,並且在去年9月份推出瞭全新的、以電動汽車為中心的平臺,耗資180億元(約合28億美元)。
但消息人士說,在遭遇兩年的銷售下滑後,李書福認為吉利的戰略過於傳統,因此開始大膽地采取與大型科技公司建立合作夥伴關系的政策。
不過,這一轉變遭遇瞭一些反對意見。知情人士稱,在公司高層會議上,一些人擔心,向代工服務業務的重大轉變,將會降低吉利在與科技公司合作關系中的地位,同時導致吉利失去作為獨立汽車制造商品牌的優勢。
對選擇法拉第作為首個客戶,有的高管表示出謹慎態度,因為法拉第創建以來發展緩慢,並且擁有不良記錄。但消息人士稱,對此謹慎心理,李書福未予理睬。
與法拉第的交易協議,未獲得市場的好評,拖累瞭吉利的股票表現。在該協議新聞發佈後的四天內,吉利股價大跌瞭16%。
但是從另一方面講,這些交易可能會解決吉利工廠長期存在的開工不足問題。 例如,吉利品牌每年能夠制造200多萬輛汽車,但2020年它僅售出約130萬輛。
這些交易也可以幫助吉利從自己的電動汽車平臺中獲得最大的收益,該平臺現在是開源的,可以用於小型到大型汽車,甚至輕型商用車輛。
消息人士說,吉利的汽車代工服務業務規模究竟會有多大,目前還不清楚。目前,該公司內部還沒有提出具體的目標。吉利的一位消息人士表示,“目前還不清楚的是,我們未來幾年將有多少這樣的客戶。”
今年,吉利汽車還計劃通過在上海科創板上市籌集資金,以投資新車型和技術。作為香港證交所的一傢上市公司,吉利汽車市值已經達到370億美元,今年以來其股價已經上漲瞭12%。
但消息人士說,與特斯拉和蔚來相比,吉利汽車的市值令李書福非常地不滿意。特斯拉的市值已經達到8000億美元,而蔚來的市值也達到980億美元。而在去年,蔚來的汽車銷量還不到4.4萬輛。消息人士說,吉利此前曾考慮過投資蔚來。
分析人士稱,締結的這些新協議是匆忙和大膽的,這有可能讓吉利在開發和推出電動汽車方面節省大量時間和資金,但同時也存在風險。
Sino Auto Insights分析師杜樂(Tu Le,音譯)表示,無論在哪個行業,進行業務的重新整合,對任何一傢公司的管理層來說都是一個足夠大的挑戰。(天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