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研究人員在統計宇宙的內容時,發現缺少瞭絕大部分的內容。幾乎70%的物質都被暗能量束縛住瞭,這種神秘的力量推動瞭宇宙的加速膨脹。大約25%被認為是暗物質, 這是一種奇怪的物質,似乎隻通過引力相互作用。而這隻剩下5%是由常規(重子)物質組成的--我們甚至還漏掉瞭這一小部分中的近一半。
天文學傢早已能估計出大爆炸中應該有多少物質被創造出來,但當他們仰望天空時,似乎還不夠多。把所有的恒星、行星、小行星和其他殘骸都計算在內,還差40%。
“我們懷疑,大部分‘失蹤’的重子物質是以星系中或星系間的冷氣體雲的形式存在的,”新研究的主要作者王元明說。“這種氣體用傳統方法是無法檢測到的,因為它本身不發出可見光,而且實在太冷瞭,無法通過射電天文學進行檢測。”
因此,對於這項研究,悉尼大學的研究人員轉而采用瞭非常規方法。當電磁波通過氣體時,它們會變得扭曲。其中一個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恒星似乎如何閃爍,這是它們的光在通過地球大氣層時閃爍造成的效果。
該團隊通過觀察來自遙遠星系的無線電波,研究它們的信號如何閃爍,從而挖掘出這種現象。他們在天空中的一條線上發現瞭5個這樣的 “閃爍體”,並發現它們都有著相同的扭曲模式,這說明這些信號在到達地球的途中都穿過瞭同一個冷氣體雲。
據此,研究人員能夠計算出,這團氣體雲長約13光年,寬約0.3光年,而且它的擴散性非常強。它離地球也有10光年左右的距離,從大的方面來說是比較近的。
當然,考慮到物質缺失的程度,這個發現並不是很大。但它提出瞭一種尋找其他雲的新方法,這可能是宇宙中常見的雲。其他研究正在星際氣體中尋找它,研究脈沖星的X射線或快速射電暴的信號。
該研究發表在《皇傢天文學會月刊》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