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意味著患者陷入危險之中,如果此時患者發生室速室顫,而ICD已經暫停工作,患者有可能在兩分鐘內失去生命。

1萬元蘋果iPhone 12是如何“逼停”10萬元ICD的?為瞭一探究竟,《IT時報》聯合上海電信物聯網實驗室進行瞭實驗。

實驗結果不僅證明上述研究並非杞人憂天,專傢更指出,隨著生活中電子產品增多,對於ICD患者而言,類似電磁風險正在增加,新產品設計時,需要政府、生產廠傢對此綜合考慮。

01

實驗表明

1萬元手機逼停10萬元ICD

《Heart Rhythm》刊出的研究第一時間得到瞭心臟起搏器設備廠商雅培醫療用品(上海)公司的證實。

1月27日,《IT時報》記者獨傢拿到一份雅培“移動手機和基站對雅培植入性心臟起搏器裝置影響”的說明顯示,對雅培的ICD(植入式心臟復律除顫器)/PM(人工心臟起搏器)與手機進行兼容性測試後顯示,外部磁場的確會直接幹擾ICD或心臟起搏器等醫療設備。新上市的手機,比如iPhone12,因為配置瞭更高的磁場,如果靠近植入心臟的設備,可能會抑制心律失常的檢測並暫停治療。

為瞭進一步驗證,《IT時報》、上海電信物聯網實驗室聯合進行瞭模擬實驗,以一臺起搏除顫模擬器模擬一顆植入ICD的“心臟”,正常情況下,當患者突發室速室顫等惡性心律失常疾病癥狀時,ICD會自動進行放電除顫治療。

但在實驗中,當iPhone 12貼在ICD上時,模擬出的室速室顫癥狀沒有得到任何改善,ICD失靈瞭。隻有將iPhone 12移開較遠距離後,ICD才又重新開始工作。

“相當於7-10萬元的ICD,無法發揮關鍵的除顫搶救作用。”雅培醫療(上海)公司工程師袁心普向《IT時報》記者解釋道,“一旦患者發生室速室顫,ICD不馬上工作的話,患者一下就會暈過去,最嚴重的後果是,兩分鐘內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那麼,iPhone 12是如何“逼停”心臟起搏器的?

在那篇《Heart Rhythm》文章中,研究者指出,iPhone 12背部中央充電線圈周圍有一個圓形磁鐵陣列,以便與MagSafe配件兼容,並幫助iPhone與無線充電器和其他外圍配件對齊,簡單說,就是用磁鐵“抓”住充電圈,而正是這圈磁鐵產生瞭較大磁場。

iPhone 12 Pro Max透視圖 圖源:雅培

上海電信物聯網實驗室無線網優專傢曹弘毅多次用特斯拉計貼合iPhone 12背部,測試結果顯示,iPhone 12最大的磁場強度超過30mT(毫特斯拉),甚至會瞬間飆升至40mT。

圖源:IT時報

根據設計標準,1mT以上的磁場就會對心臟起搏器設備產生影響,iPhone 12的磁場強度是這一閾值的30多倍。也就是說,如果患者將iPhone12放在胸口口袋位置,ICD將遭受30倍以上的磁場壓力,從而導致瞬間失靈。

用戶也可以對自己iPhone 12進行簡單測試,雅培公司的技術經理陳大冬便用三星手機裡的磁場測試App對iPhone 12 Pro Max背部進行瞭測試,數據顯示磁場強度是4384μT,也即4.384mT,即便這種軟件測試的靈敏度較低,但也超過安全閾值3倍多。

02

對比測試

iPhone 12磁場高於其他無線充電手機

蘋果在更新的技術文檔中強調,為瞭支持新推出的磁吸式無線充電功能,加入瞭更多磁鐵,但相較前代機型,iPhone 12對醫療器械的幹擾風險並沒有增加。

的確是這樣嗎?

華為Mate 20、中興天機10、iPhone 11以及iPhone 12,曹弘毅對比測試瞭這四款支持無線充電的手機,結果顯示,iPhone 12的磁場遠高於其他幾款手機。同一環境下,當其他3款手機的磁場幾乎為0時,iPhone 12的磁場便已經超過瞭2.1mT。

圖源:IT時報

2020年9月,美國心臟病學會基金會曾在《JACCClin Electrophysiol》雜志上發表瞭一篇iPhone 6對患者植入式心臟起搏器幹擾程度的研究報告,將iPhone 6放入148名植入ICD和PM患者的左胸部位,隻有一位患者的心臟起搏器失靈。最後結論是,iPhone 6對心臟起搏器等醫療設備產生的幹擾風險很低。

也就是說,無論是早期的iPhone 6,還是2019年發佈的iPhone 11,的確對ICD沒有超過標準的影響,直至iPhone 12出現。

此次警報拉響,正是由於iPhone 12對醫療設備幹擾風險明顯增加,iPhone 12是市面上極少數的使用磁吸式無線充電的手機。

華為Mate30、三星note20 ultra與iPhone 12 Pro Max充電線圈對比 圖源:雅培 制圖:馮誠傑

植入ICD的患者能使用iPhone 12嗎?

蘋果表示,隻要iPhone 12和心臟起搏器或除顫器間距大於15厘米,無線充電時大於30厘米,就不用擔心手機電磁幹擾引發設備驟停。

6英寸左右(15.24厘米)是國際通用標準,除瞭iPhone外,華為、小米等手機說明書都會提醒用戶保持手機與醫療設備保持15至30厘米的安全使用距離。

圖源:網絡

因為除瞭iPhone 12線圈周邊磁鐵外,手機其他部件中,比如相機的對焦模塊、揚聲器等,也會含有數量、磁力不等的磁鐵,多少會對心臟起搏器產生影響。

那麼,15厘米是否一定安全?

曹弘毅將測試距離縮短至更為挑戰的12厘米,iPhone 12的磁場強度顯示為0,因此,基本可以認為,15厘米是安全距離。一部iPhone 12 Pro的長度是14.5厘米,一部iPhone 12 Pro Max的長度是16厘米,也就是說,一部手機的長度基本是安全距離。

圖源:IT時報

日常使用手機的場景中,醫生通常會建議植入心臟起搏器或除顫器的患者在接聽電話時,把手機放在設備對側耳朵接聽,盡量避免手機靠近心臟。

此外,有些醫療設備廠商考慮到電磁幹擾的風險,醫生可以在體外一鍵開啟“磁鐵反應忽略”模式,但目前隻有雅培等極少數醫療設備廠商可以做到。

圖源:雅培

03

iPhone 12不是唯一的風險

不久前,《IT時報》記者曾報道過一例在烏魯木齊通過5G為遠在喀什的ICD病人調整設備參數的案例,當時患者努爾大叔心電圖顯示異常,醫生判斷,應該是ICD設備受過一次強烈的電磁信號幹擾。

“隨著無線充電逐漸普及,強磁場的情況越來越多,很多時候病人無法判斷可能會遇到的風險。”作為長期和心臟疾病患者接觸的工程師,袁心普對此頗為擔憂。

早些年,由於ICD等設備需要通過一些特制磁鐵設備進行特定參數測試,這也是磁鐵模式存在的歷史原因,大多數ICD或者PM在默認設置下都是進入磁鐵模式。

最後,努爾大叔的ICD設備,由醫生遠程設置為“忽略”磁鐵模式,從而徹底規避瞭受電磁幹擾的風險。

但是,iPhone12並不是唯一的風險源。

早在2002年,廣東媒體就報道過一個案例,植入心臟起搏器的李伯跟女兒用手機打瞭會電話,就感到心慌、胸悶、喘不過氣。到醫院後,醫生基於經驗判斷,是手機磁場幹擾瞭他體內的心臟起搏器,於是,趕緊將李伯手機關掉,用上急救藥十分鐘後,李伯的心電圖恢復正常。

除瞭手機外,藍牙耳機、智能手表等智能可穿戴設備也都有可能使心臟起搏器和除顫器失靈。

2020年12月,《Heart Rhythm》刊出的另一篇文章顯示,一位植入瞭ICD的55歲婦女,戴著Apple Watch入睡監測睡眠時,被ICD失靈時發出的“嗶嗶”警報聲驚醒,之後才知道是Apple Watch靠得太近。因此,《Heart Rhythm》建議,磁吸充電健身手環與心臟起搏器、除顫器必須保持2至2.4厘米的安全距離。

圖源:網絡

CCIF(全國介入心臟病學論壇)2019年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心臟起搏器的植入數量為82779臺。而且,中國植入式心臟起搏器的普及程度遠沒有歐美高,根據國盛證券研究所的報告顯示,中國內地每100萬人中心臟起搏器的植入數量為55臺,而美國和歐洲分別高達1000臺。

更值得註意的是,磁吸式無線充電的應用范圍正有擴大之勢。蔚來等新能源汽車在中控臺附近都可以給手機無線充電,幸運的是,聯合實驗測試顯示,這對ICD設備沒有太大影響。

手機在新能源車內無線充電時的磁場為0.1mT左右 圖源:IT時報

不過,一旦整部汽車也開始采用磁吸式充電模式,那磁場遠高於iPhone 12,15厘米的安全距離未必能夠保證。

iPhone 12隻是第一個警告,ICD患者可能會遇到的類似風險,需要醫療機械廠商和電子、電器廠商共同慎重考慮,並提出解決方案。

別忘瞭,生命是所有產品的“生命線”。

作者/IT時報記者 孫妍 郝俊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