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該論文指出,海洋物種的滅絕風險主要來自過度捕撈,然而個別物種的減少向來很難測量。雖然之前記錄過全球不同地區的海洋和海岸板鰓魚種群的減少情況,但一直沒有開展過全球性的分析。

Torpedo_marmorata2.jpg

論文通訊作者、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內森·帕庫羅(Nathan Pacoureau)和同事估算瞭從1970年至2018年的18種海洋板鰓魚物種的相對豐度,並評估瞭全部31個海洋板鰓魚物種的滅絕風險。他們發現,從1970年至2018年,全球海洋板鰓魚豐度下降瞭71.1%。在這31個海洋物種中,24個物種正瀕臨滅絕;3個鯊魚物種(海洋白鰭鯊、路氏雙髻鯊、無溝雙髻鯊)的減少程度更甚,現已被歸類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名錄中受威脅程度最高的等級——極危物種。

論文作者將這些物種的減少歸咎於捕撈壓力(捕獲的軟骨魚占其全球種群的比例)在這段時期內增加為原來的18倍,強調應立即采取行動防止種群崩潰,他們還特別呼籲各國政府實行捕撈限制,幫助推動物種恢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