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迄今最大的月球隕坑數據庫,可以自動提取月球中低緯度地區隕坑分佈狀況。碰撞隕坑形成於流星撞擊過程,此類隕坑遍佈月球表面。我們可以將月球表面的碰撞隕坑看作是‘化石’,它們記錄瞭太陽系的歷史。
然而,這些碰撞隕坑的大小和形狀存在較大差異,它們可能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重疊或者侵蝕,這使得識別和確定它們的形成年代極其困難且耗時。同時,分析碰撞隕坑也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導致現有月球隕坑數據庫出現不一致。
科學傢們利用機器學習解決瞭這些問題,他們基於一個深度神經網絡(計算機系統使用多層數學計算,這些計算相互反饋),使用來自數千個先前已識別的隕坑數據,並利用該算法尋找新的隕坑。該網絡隨後被應用於月球軌道器,收集的數據顯示出月球表面還有109956個火山口。
通常人們認為隕坑都非常大,直徑在1-100公裡之間,但是月球表面的隕坑相對較小,這可能是它們之前未被探測到的原因之一。但是基於人工智能軟件發現瞭面積更大、形狀不規則的侵蝕隕坑,其中一些隕坑直徑達到550公裡。
該算法還依據隕坑大小和深度等特征,以及不同地質時期,進行類型劃分,估計出大約1.9萬個隕坑形成的時間,這些隕坑跨越月球5個地質時期,有些可以追溯至大約40億年前。
研究人員稱,這種隕坑預測通過需要幾分鐘才能完成,然後在標準計算硬件上進行幾個小時的後期處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