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馬斯克也在網上公佈瞭隧道建成的效果圖。

鵝。。。這濃濃的夜店風和充滿科技感的效果圖相差也太大瞭。。。所以這事兒靠譜麼?

說無聊公司不靠譜的世超絕對不是第一個,從無聊公司最開始創立,就有人覺得馬斯克是在搞笑。

不過這也怨不得別人,畢竟馬斯克創立這個公司的理由過於天馬行空。。。

馬斯克的無聊公司成立於 2016 年,創立這個公司並不是出於什麼深謀遠慮,而是他實在受不瞭糟糕的交通擁堵。

在一次堵車中,馬斯克突發奇想的要在地下挖個隧道,然後怒發三條推特就火速成立瞭無聊公司。

盡管公司成立的過於意外,但是無聊公司真的有在做事情。無聊公司挖洞的地方就在洛杉磯,也就是馬斯克堵車的地方。

2年過後,無聊公司還真就挖出條 2 英裡的測試隧道。

和挖地鐵隧道的思路不太一樣,馬斯克挖隧道的初衷是為瞭讓汽車在地下走,這樣就可以緩解地面交通壓力。

無聊隧道隻給汽車用,所以隧道不大,隻有一條單行道,一次隻能走一輛車。

路面情況不復雜,所以理論車速會達到 150 英裡每小時,相當於每小時 240 公裡左右,這可比國內的高速限速還高瞭一倍。

如果真能達到這個速度,這個無聊隧道確實可以讓人們的出行更加方便。

進入隧道的車都會被裝上兩個導向輪,司機隻需要踩油門,導向輪會通過隧道兩邊的路肩自動修正行駛路線。

通過導向輪控制方向?這不就是一個大號的四驅車?無聊公司的這個想法恐怕是來自於四驅兄弟吧?

事實上,這種四驅車轉向法對於車內乘客並不是很友好。一位有過無聊隧道初體驗的老哥在油管上吐槽,轉向時並沒有那麼柔順,會出現一種突然搖擺的感覺,體驗感不是很好。

可能後來無聊公司也覺得這個方案不靠譜,所以新的隧道取消瞭這種四驅車跑道設計,回歸到人工駕駛,無聊隧道變成瞭一個簡簡單單的單行線。

但是從圖片上來看,這個隧道隻能容納一輛車通行,而且視線又不是很開闊的樣子。

再把速度飆到 240 公裡每小時,如果不是在秋名山送過豆腐,估計沒幾個人敢這麼開。

馬斯克之所以這麼設計是有原因的。

看到這路估計有一部分特斯拉車主笑瞭:這路算個啥,老子有自動駕駛啊!

對,馬斯克明確說過特斯拉後期會支持無聊隧道的無人駕駛。這麼做還不是為瞭多賣點車?

除瞭行車問題,做這種地下隧道,最關鍵的就是挖洞技術。

所以無聊公司的精髓在於怎麼用先進的技術和模式挖洞。和一般的挖隧道模式相比,無聊公司挖掘隧道的方法也算是一種創新。

建立一條隧道往往工程量巨大,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就拿拉斯維加斯建地鐵隧道來說,每一英裡的地鐵隧道就要消耗掉 10 億美元的費用。

要挖出一條完整的地鐵線路,花出去的錢就是天文數字。

但無聊公司挖隧道就是省!無聊隧道一英裡隻消耗 1000 萬美元,是拉斯維加斯地鐵費用的百分之一。

無聊公司之所以能省下這麼多錢,其中一原因就是他們挖的洞小。。。

正常來說美國的單車道寬度為 28 英尺,而無聊隧道隻有 12 英尺,大約 3.65 米左右。

光挖小洞也並不是省錢的唯一辦法。在馬斯克眼裡,挖隧道產生的廢土也是寶。

無聊公司繼承瞭馬斯克在 Space X 公司宣揚的可重復利用的理念,把挖出來的渣土做成磚。

廢土變磚省瞭一筆廢物處理費的同時,又可以把做出來的磚賣瞭換錢。

一省一賺,這成本就又降低瞭。

如果說省錢是因為無聊公司的挖洞模式好,那速度快就是因為無聊公司的挖掘技術強。

在美國,按照正常的挖隧道工期來說,要打通 1 英裡的隧道要花費 8 到 12 周,但無聊公司打通 1 英裡隻需要 1 周。

這主要是因為無聊公司挖洞少瞭一個環節。

一般在挖隧道時,隧道鉆頭會先往前挖掘一段,然後停下添加混凝土板支撐隧道,防止隧道坍塌,再繼續向前挖。

而無聊公司的挖掘技術,可以保證鉆頭向前挖掘的同時添加支撐隧道的混凝土板。這麼做確實提高瞭不少工作效率。

以馬斯克的性格,有瞭這麼好的技術怎麼能不得瑟。

7月份的時候馬斯克就在全球范圍內發起瞭挖隧道比賽。參賽者需要提交一份挖掘隧道的解決方案,看誰能在最短時間內挖出一條 98 英尺( 30 米 )深、直徑 19.7 英寸( 0.5 米 )圓形開口的隧道。

也就是這場營銷讓更多人知道,這個常年在地下工作的公司還有這樣高效的技術。

影響力打開瞭之後,商業思維滿級的馬斯克決定拿這項技術去賺更多的錢,無聊公司工程隊上線。

從他們的官網上可以看出,他們賣挖隧道的服務瞭,走車、走貨、走人的隧道統統都能挖。

也許拉斯維加斯的無聊隧道不僅僅是他們建造地下交通網絡的一環,也是他們未來包工程最好的案例。

可以想象到,未來的房地產商位包工頭馬斯克做過什麼項目,馬斯克邊抽煙邊回答:做過地下交通網。

當然,要建成復雜的地下交通網,拉斯維加斯的隧道隻是第一步,洛杉磯華盛頓等地都會陸續開通無聊隧道,幫助人們去到體育場、飛機場之類較遠的地方。

無聊隧道相當於一條小地鐵,可以補充地鐵網絡夠不到的地方,這對於地廣人稀的美國來說可能是件好事。

但在一條不能走回頭路的隧道裡既有私傢車,又有公交車,車輛如果調度就成瞭難題。

如果發生瞭事故,那豈不是一條隧道都堵瞭?

還有,先不說收費問題,作為私人公司運營的無聊隧道,交警有沒有管轄權?

僅僅是建好隧道也並不意味著它可以很快投入使用,一些軟性的制度也得及時跟上。

現在無聊公司官網顯示這條隧道的狀態仍然是建設中,估計是馬斯克研究規則呢吧。

新形態交通方式出現,必然會衍生出一系列制度、規則上的問題,所以大傢想要看到隧道正式大規模運行,估計還要等很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