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在鎔的假釋問題,韓國國內乃至海外都給予瞭高度關註。財界認為,假釋與否將成為三星投資和未來事業的重要變量。
路透社最近援引多位三星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李在鎔如果獲釋,可能會進行重大投資和並購(M&A)項目。這是因為決定公司長期願景的大規模投資決策必須由最高領導來決定。
事實上,自李在鎔入獄以來,三星一直在推遲進行大規模投資或並購決策,這引發瞭很多人的擔憂,即三星可能會在全球激烈的競爭中落後。
目前,三星已經宣佈將投資171萬億韓元(合1514億美元)加強系統半導體領域的實力,但與臺積電的差距仍不斷拉大。早些時候,臺積電宣佈計劃未來三年投資1000億美元,在全球范圍內建設新工廠,除美國和日本外,臺積電也在評估在德國建設新廠。此外,英特爾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200億美元,擴大先進芯片制造能力。不久前還傳出,英特爾計劃斥資 300 億美元收購全球第四大代工格芯。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將扶持本土芯片制造業視為重點後,三星宣佈將投資170 億美元(19.4 萬億韓元)在當地建設一座芯片工廠,但工廠選址迄今仍未確定。
韓國財界認為,這項大規模投資計劃需要李在鎔做出決定。路透社也報道稱,芯片廠選址很有可能會在李在鎔回歸後確定。
為確保新的增長引擎,並購也是極為必要的手段。三星電子在今年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未來三年將采取積極的並購策略,但自 2016 年收購美國哈曼國際工業以來,一直沒有進行過大規模並購。業內多次傳出消息,三星很有可能收購一傢汽車半導體公司。etnews也指出,人工智能(AI)、電子和汽車半導體等未來技術領域被認為是並購潛在對象。
一位企業界人士8日表示,“職業經理人可以開展日常經營活動,但很難做出大規模投資或並購的決策。”這也是三星重大投資項目一再被推遲的原因所在。
另外,財界也有聲音要求特赦李在鎔而不是假釋,假釋會對經營活動產生制約。據悉,韓國經營者總協會、大韓商工會議所(大韓商會)、中小企業中央會、韓國貿易協會、韓國中堅企業聯合會五傢經濟團體的負責人將在本周會見主管經濟的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洪南基時建議赦免李在鎔。
除韓國經濟團體外,韓國社會各界團體和人士也紛紛呼籲政府赦免李在鎔,包括宗教、政府人員,青瓦臺網站上也不斷上傳關於赦免李在鎔的請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