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勢力榜”下線
但最近一年來,部分明星粉絲群體非理性應援、刷榜等問題愈演愈烈,對明星勢力榜評分機制形成挑戰,榜單不能全面客觀地反映明星的社會影響力,也與健康的星粉互動生態產生偏離,因此微博決定將“明星勢力榜”下線,進行多維度改造升級。
據知,為瞭引導粉絲理性追星,此前“明星勢力榜”曾數次更新計分規則:
2017年8月調整互動計分規則,同一賬號互動多次隻記一人次;
2018年8月調整閱讀計分規則,同一賬號閱讀多次隻記一人次;
2019年8月將愛慕值鮮花購買,調整為微博季度、年度會員每月免費獲贈3朵、5朵鮮花;
2021年7月關閉送花通道,取消“愛慕值”。
直至8月6日,微博最終將“明星勢力榜”下線。
微博方表示,未來將探索全新的融合媒體評價、作品評價的綜合評價體系。在微博平臺數據基礎上,新榜單將引入第三方評分數據,擬從媒體影響力、作品影響力、正能量指數、藝人活躍度、商業價值等維度綜合評估明星影響力,打造明星全面影響力榜單。
微博表示,全新的評分機制將遏制粉絲集資、打榜、控評等行為,倡導粉絲理智追星,鼓勵明星以作品、公益等內容與粉絲進行良性互動。
今年5月份,熱門綜藝《青春有你3》“倒奶”風波引發全網討伐,“飯圈文化”對中國未成年人的危害引發關註。6月15日,中央網信辦宣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
就在8月2日晚間,網信辦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披露相關主管部門的不良粉絲文化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據悉,中央網信辦深入清理涉粉絲群體違法違規和不良信息,目前已累計清理負面有害信息15萬餘條,處置違規賬號4000餘個,關閉問題群組1300餘個,解散不良話題814個。
針對粉絲群體聚集的社區、群組等環節,中央網信辦督促網站平臺進一步優化產品功能,升級管理策略,逐步壓縮粉絲群體非理性追星空間,通過取消誘導粉絲應援打榜的產品功能、優化榜單規則、完善粉絲群圈管理、限制未成年人非理性追星活動等方式,強化榜單、群圈等重點環節管理。
粉絲:改規則後已經不“燒錢”瞭
陳影(化名)是一名資深的“飯圈女孩”,她表示,微博改規則之後,“明星勢力榜”打榜其實已經不太燒錢瞭,主要是做各種任務,粉絲淪為“數據女工”。
“以前沒改規則前,確實是很費錢,《偶像練習生》的時候,送一個偶像“搬傢”最多要花到五六百萬,我知道的兩個花瞭1100萬,那都是老黃歷瞭。”陳影表示,新星榜最燒錢,所謂搬傢,就是從新星榜搬到搬到內地榜或者港臺榜。
明星勢力榜分值分為五部分:閱讀人數(也就是閱讀量),互動數(也就是對微博的轉贊評),社會影響力(跟熱搜熱點有關),愛慕值(送花),正能量值(要看微博有沒有帶正能量tag)。
選秀偶像社會影響力、正能量維度值不夠,所以需要粉絲做的有三項:閱讀人數,互動數,愛慕值。其中愛慕值就是送花,2塊錢一朵。
陳影表示,相比熱搜、開機廣告、微任務等收入,愛慕值在微博的收入占比中很小。就在上月,微博正式關閉送花通道,取消“愛慕值”。
談及“明星勢力榜”下線,陳影表示,這個榜單關瞭,還有其他榜單存在,還是要繼續維護各種數據,她曾在一個“愛豆”身上花費兩三萬,現在想想,“其實也就我們圈裡人在意這些數據,我們不眠不休地做起來,比如說閱讀量是多少,在榜上排第幾,可外面的人,根本不關心,也不知道他是誰。”
微博:廣告和營銷收入的營收占比為85%
微博是新浪最核心的業務,也是新浪營收的引擎,於2014年拆分在美上市,截至最新市值為128.92億美元。
財報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微博凈收入4.58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3.234億美元,增長42%,較上一季度的5.134億美元,減少11%。微博預計2021年第二季度按上年同期匯率計算,營收同比增速將在25%至30%之間。
微博的營收主要由廣告和營銷收入,以及增值服務收入兩大板塊構成。其中,廣告和營銷收入是最微博最大的收入來源,2021年一季度,廣告和營銷收入達到3.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754億美元,增長42%,貢獻瞭85%的營收。
微博CEO王高飛表示,微博差異化的商業解決方案在越來越多的客戶行業中普及,帶動瞭廣告收入同比明顯增長,在廣告主對品效合一訴求日益增長的情況下,微博在行業的競爭力不斷提升。
在營銷策略方面,微博通過借勢明星、KOL、頭部IP以及品效合一的整合營銷來降低品牌客戶投放門檻,提高營銷效率。
2021年一季度,微博增值服務營收689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的4800萬美元增長44%,這主要受益於公司收購並於2020年11月並表的互動娛樂公司的營收貢獻。
財報顯示,2021年一季度微博運營利潤為1.086億美元,運營利潤率為24%,高於上年同期的18%;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運營利潤為1.375億美元,運營利潤率為30%。
今年3月,同為曹國偉掌舵的新浪正式完成私有化,退市時市值僅為26億美元,不足微博市值的四分之一。
明星打榜幕後推手被判五年
今年3月,“星援APP開發者一審獲刑五年”登上微博熱搜。據中國裁判文書網發佈的《蔡坤苗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一審刑事判決書》,其因提供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罪一審獲刑五年。
回溯至2019年6月,針對當時“明星蔡徐坤一條微博轉發量過億”事件,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評論表示:“‘一億轉發量’,你們也真敢刷。”該數據相當於每3名微博用戶中就有1人轉發,頗為誇張。該事件引發社會關註。當年,該事件的幕後推手“星緣”APP被查。
判決書顯示,北京市豐臺區法院審理查明,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間,被告人蔡坤苗未獲得被害單位北京微夢創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授權而自行開發“星援”APP,有償為他人提供不需要登錄新浪微博客戶端即可轉發微博博文及自動批量轉發微博博文的服務。後大量用戶以向“星援”APP充值的形式有償使用該軟件,並通過運行上述軟件侵入新浪微博服務器。
經統計,至案發時該軟件已有用戶使用19萬餘個控制端微博賬號登錄,被告人蔡坤苗獲取違法所得人民幣6253752.86元。
被告人蔡坤苗於2019年3月8日被北京市公安局豐臺分局太平橋派出所民警抓獲,到案後如實供述基本犯罪事實。
蔡坤苗供述稱,其公司主要經營兩款手機應用軟件,分別是星援和應援寶。這兩款軟件均是對接新浪微博的,客戶通過這兩款軟件可以登錄自己的微博賬號實現批量轉發、點贊和評論操作,而且綁定的微博數量沒有上限,不用再人工登錄每個微博賬號進行重復操作。星援、應援寶兩款手機軟件通過用戶的微博賬號、密碼登陸,登陸的時候不需要再另行註冊。
蔡坤苗稱,星援、應援寶兩款軟件可以增加明星粉絲,提升轉發評論的數據量,滿足數據的需求。“我於2019年2月份查看後臺數據,星援、應援寶共有微博‘大號’用戶17餘萬個,這17餘萬用戶大約綁定瞭3000餘萬個微博‘小號’。微博‘大號’是常用的微博賬號,有粉絲的老號。微博‘小號’是新註冊或註冊時間短的賬號,也就是為轉發增量而準備的賬號。2019年2月份左右,我查瞭一下銀行賬戶,‘星援’累計充值人民幣700餘萬元,應援寶使用人數比較少,大概充值有10餘萬元。”
蔡坤苗供述稱,他將犯罪所得主要用於買房和公司開銷瞭,“我在泉州城東中駿世界城買瞭一處住宅,目前還在建設沒有交房,費用大約100餘萬元。我還在泉州城東中駿世界城買瞭兩個底商登記在我父親蔡某名下,費用大約300萬到400萬之間。”
判決書顯示,蔡坤苗把女朋友安排進自己公司,把其中一款軟件應援寶獲利的錢直接打到女朋友賬戶裡,應援寶獲利人民幣10萬元左右,這些錢被其女朋友用於日常開銷。
北京市豐臺區法院審理後認為,被告人蔡坤苗提供專門用於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提供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罪,應予處罰。鑒於被告人蔡坤苗到案後如實供述基本犯罪事實,故對其予以從輕處罰。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繼續追繳被告人蔡坤苗違法所得六百二十五萬三千七百五十二元八角六分予以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