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反壟斷法》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如果按照上述規則以美團2020年營收百分之十計算,美團最多被罰114.8億元。
01
外賣商傢口述:
拒絕“二選一”,可沒好果子吃!
與4月10日#阿裡巴巴集團被罰182.28億元#熱搜話題不同,#美團涉嫌壟斷被調查#的微博話題成為熱搜後,評論下方立即出現瞭不少疑似是餐飲商傢的身影,他們親歷瞭被美團外賣平臺“二選一”,與阿裡面對的電商客戶相比,外賣商傢更加“小微”,而這也意味著他們更加不具備與外賣平臺博弈的能力和底氣。
拒絕“美團獨傢”
配送范圍暴縮八成
坐標:河南
2019年7月,我們店同時上線瞭美團和餓瞭麼。
美團業務員告訴我們,如果隻做美團一傢平臺,不僅扣點會降低,配送范圍也會擴大。於是,我就在美團上做瞭近一年的獨營店。
今年1月,美團業務員開始強制上紅包、做滿減活動,還把店鋪的傭金從19%調高至23%。為瞭與美團業務員抗爭,我憤然在餓瞭麼平臺上線。
美團業務員知道後,直接將我傢的配送范圍從18平方公裡縮小至4平方公裡,這意味著店面覆蓋范圍縮小瞭八成,美團業務員還放話,如果我們不配合,他會把配送范圍限制得更小。
我們的店很小,啟動資金不到5萬元,堂食很少,每天的收入主要來自外賣平臺。餓瞭麼收19%~20%的傭金,而美團外賣收23%的傭金,不僅如此,美團外賣還要扣包裝費。為瞭更多的訂單,我們需要在兩個平臺上買流量做推廣,但美團外賣的業務員強制我們參加會員紅包活動。
一年下來,在美團外賣上賺10萬元,一半要還給美團。
美團外賣扣點多、收費項目多,以至於我們的利潤被壓得很低。一單20元的飯,消費者需要支付25元(其中還包括3元配送費、2元包裝費),但最終到我們商傢手上的錢隻有12元左右,碰上會員紅包還要再貼2元。
很多商傢不願意上美團會員紅包活動,但業務員會強制我們上,如果有商傢不上,就會被限流。同樣,業務員還要求商傢參加“滿30減20”“滿50減30”等活動,同樣,必須上。
我開瞭兩傢店,正常情況下,兩傢店每天的美團外賣訂單有200單,配送范圍被縮減後,一天隻有十幾單、二十幾單,最終導致我們店直接倒閉關門瞭。
可氣的是,我向美團平臺投訴業務員的行徑,至今沒有得到答復。
餓瞭麼上線後
店鋪被美團強制下線
坐標:廣州
2020年7月,我的快餐店在廣州開張。
營業沒多久,我們上線瞭美團外賣。臨近春節,考慮到疫情期間不少人會原地過年,可能會帶來更多生意,我們又在餓瞭麼平臺上線。沒想到的是,被美團業務人員知道後,將我的店鋪起送費上調至200元,我投訴瞭該業務員,但最後反而我的店鋪被對方強制下線。
作為餐飲行業的新手,一開始我們不懂外賣平臺的“規矩”。美團外賣業務人員來瞭,告訴我們隻能在美團一傢平臺上開店,我們就照做瞭,直到後來才慢慢發現,周圍不少店鋪同時上線著兩傢平臺。美團收我們23%的傭金,不比同時上線瞭兩傢外賣平臺的店鋪少,於是,我們才有瞭同時在兩傢平臺開店的念頭。
一直以來,所謂的“美團獨傢”,僅僅是業務人員的口頭描述,沒有任何合同和協議。得知我們在餓瞭麼上開店後,美團業務人員三番五次來店裡強制我們下線餓瞭麼,態度非常強硬。
美團業務人員為何如此強勢?通過數據發現,一天下來,我們店在餓瞭麼上的瀏覽量隻有500人,而美團外賣是它的三倍。雖然美團的業務量大,但美團外賣的滿減活動及會員紅包都由商傢自行承擔,一餐15元的外賣,到我們手中隻有七八元,除去成本,我們的利潤被壓得很低。
高額傭金
每天給平臺打工
坐標:北京
我的店在北京朝陽望京,帝都最繁華的地段之一。店鋪就是一個共享廚房的小檔口,但成本高昂。1萬元租金加上4個人用工成本,還有各種包括耗材、打包盒、食材水電在內的材料費,房東還要扣5%的運營管理費,我們一天從早忙到晚,賺的是辛苦錢。
我們傢同時在美團外賣和餓瞭麼上開店,美團外賣和餓瞭麼分別抽傭20%和15%。
去年10月剛開店的時候訂單量還行,每天300~400單,但隨著我們支付推廣費的下降,訂單也跟著變少瞭。訂單數字從400單、300單跌到100單、幾十單。
餓瞭麼比美團外賣稍稍好一點,但也是需要充流量,兩傢平臺半斤八兩。
上個月,我們店的美團外賣平臺關瞭,現在隻做餓瞭麼一傢。在外賣平臺上開店,基本上就是給平臺打工。
每天充1000元的推廣費,雖然有300多的訂單,但其中180~200單是本錢,其餘的才是利潤,減去每天1000元的推廣費,基本上也沒剩啥瞭。
如果不充錢,那單量更是低得嚇人,一天就幾十單,不賺錢還賠錢。
現在我們就隻在餓瞭麼上經營,每天充200~300元的流量,可以帶來150~200的訂單,扣除成本,利潤也就幾百塊錢。
我們附近的共享廚房一共十幾傢,賺錢的就那麼一兩傢,其他傢都跟我們差不多。但我卻依舊心有不甘。撤店吧,我們投瞭設備和成本,不想這麼賠幹凈;不撤吧,就這麼幹扛著,真的太難瞭。
02
阿裡被罰182.28億
美團會被罰多少?
阿裡巴巴被罰後,資本市場顯得非常冷靜。相似的是,美團被調查的消息出臺後,從4月26日至28日,美團股價不跌反漲,漲幅約0.98%。截至4月28日收盤,美團股價報313港元,市值1.88萬億港幣。但與2月份460港元的年內高位相比,美團股價回落約30%,市值蒸發瞭9000多億港元。
數十億罰款恐難逃
由於市場監管總局並未對此次美團被調查披露更多的信息,對於美團的處罰金額業內人士大多以分析為主。
在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嚴哲瑀律師看來,美團涉嫌壟斷被調查,有可能和前段時間與餓瞭麼之間“二選一”紛爭有關。
“認定壟斷有幾個充要條件,首先是對於相關市場的論證,然後認定其在相關市場中是否具有支配地位,參照阿裡的《行政處罰書》,美團在中國境內的外賣服務市場中的支配地位是很容易被證明的,同時‘二選一’行為已被明確界定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美團涉嫌壟斷的概率是非常高的,除非可以找出‘二選一’行為的合理性,否則按照美團千億的銷售規模,數十億的罰款是逃不掉的。”嚴哲瑀說。
阿裡的行政處罰書截圖,圖源:《國傢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行政處罰決定書-國市監處〔2021〕28號》
4月28日,交銀國際發表瞭一份報告。報告顯示,調查的方向可能包括美團外賣市場份額;對服務價格及商傢流量是否有控制能力;資金及技術能力;商戶對平臺依賴程度及是否依賴平臺數據導致高昂的遷移成本;新進入者的門檻;是否有“二選一”等行為證據。從各地市場監管機構的處罰來看,美團的“二選一”主要發生在外賣領域。
可能最多被罰114.8億元
作為外賣巨頭,早在2018年美團上市前就占據瞭60%的市場份額,上市後,市場份額不斷上升。
據Trustdata 統計數據顯示,早在2020年一季度,美團外賣的市場交易份額達到瞭67.3%。疫情沖擊之下,美團外賣更是逆勢增長,市場份額大概率已經超過一季度的水平。
據美團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美團的活躍商傢數為680萬,逆勢增長瞭10個百分點,刷新歷史新高。
這些數據無一不表明,美團外賣在市場占有極大的話語權。
交銀國際報告預測,美團的行政處罰款區間介乎於40億~120億元,認為處罰對美團業務運營影響不大,約占2018~2019年度外賣業務交易總額的1%~3%,占凈現金比例3%~9%,對2021年虧損率影響2%~7%。
圖源:交銀國際
根據《反壟斷法》第四十七條,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美團2020年財報顯示,美團全年營業收入1148億元,外賣收入高達662.7億元;餐飲外賣全年交易額達4889億元,全年交易筆數同比增加16.3%至101億筆。
圖源:美團2020年財報
按照美團2020年營收的百分之十計算,美團最多可能被罰114.8億元。針對商傢投訴,記者向美團發去采訪需求,截至發稿,未有回應。
相關鏈接
美團 “二選一”不是新鮮事,
區域監管曾多次出手
美團外賣要求商傢“二選一”,早已不是新鮮事。
據公開資料顯示,美團外賣早就因此吃過罰單。有著“中國打假第一人”之稱的王海,曾實名舉報過美團外賣涉嫌不正當競爭。
早在2017年,美團曾因強制商戶“二選一”被浙江金華工商部門處罰,並被列入2017浙江“紅盾網劍”專項執法行動十大典型案例之一,被定性為“不正當競爭”。
2017年6月12日,金華市市場監管局對“美團網”限制競爭等違法行為做出處罰,合計罰沒52.6萬元。
2019年9月,上海拉紮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餓瞭麼)起訴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美團)不正當競爭立案。
2021年2月8日,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做出一審判決,認定美團利用種種不正當方式限制、阻礙商戶與其競爭對手交易,排擠競爭,這不僅擾亂瞭公平、有序、開放包容的互聯網競爭秩序,且嚴重損害瞭餓瞭麼公司的正當權益、商戶的合法權益,其行為已構成不正當競爭,判決其賠償餓瞭麼 100 萬元。對此敗訴判決美團並不服,已提起上訴。
2019年3月20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美團外賣在當地負責推廣的飛公司“二選一”行為罰款25萬元。
2018年4月,因為美團外賣和餓瞭麼采取瞭類似“二選一”的競爭手段,逼迫商傢或商戶不得上線滴滴外賣,滴滴、美團、餓瞭麼三傢外賣運營商被無錫市工商局緊急約談,無錫市工商局認為相關外賣服務平臺的行為已經涉嫌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和壟斷性行為。
同年12月,王海向海南省市場監管局實名舉報美團外賣平臺要求入駐外賣平臺的商傢“二選一”,他在舉報信中表示,“美團外賣利用其占有大量消費者資源和訂單量大的優勢,要求商傢在入駐美團外賣成為在線賣傢後,限制其入駐其他外賣平臺”。
2019年1月,海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美團外賣的運營主體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海口分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海口市市場監管局辦公室向《IT時報》記者表示,2019年機構整合後,現在無法查閱當時對美團的處理結果。
2020年6月,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海口與美團點評集團簽署智慧監管合作框架協議。
2020年9月,海口市市場監管局約談美團、餓瞭麼,要求外賣平臺履行社會責任,做好公平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