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眾所周知,“電子警察”可有效解決交警警力不足的問題,增強執法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率,並提供完整的違法證據鏈,避免相關糾紛,對提升執法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處罰與教育常被看作是執法的“兩條大腿”。交通違法處罰是手段,以求達到教育的目的,最終維護道路交通秩序、提高通行效率、保護交通參與者人身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

但現實中,有的執法部門盲目地將“電子警察”抓拍與現實的交警執法畫上等號。盡管“電子警察”實現瞭高效處罰,卻並未完成高效教育。有些被“火眼金睛”抓住的交通違法者隻能抱怨一句“運氣太差”“下次一定要躲開攝像頭”,卻並不一定真正能將交通規則和安全意識內化於心。

對於地方而言,評價交通執法成效不能僅以“電子警察”安裝密度、處罰違法數量,甚至創造罰款金額大小作為評判,而應將增設“電子警察”進行交通整治後“是否改善當地交通秩序”“是否提高交通通行效率”“交通參與者人身財產安全是否得到更好保障”為標準。

當“電子警察”“拍”出天量罰單時,交管部門首先應反觀自身:道路指示牌設置是否醒目、道路標線標識是否明晰、交通信號燈設置是否合理、道路寬度是否合適……如明知有異常數量的違法現象發生,卻縱容安全隱患的存在,將“電子警察”淪為不折不扣的罰款機器,無疑背離瞭用科技改善交通安全管理的初衷。

每一次執法都要體現善意、明確初衷、經得起監督。當前,“電子警察”在什麼路段應該設置、設置多少、由誰核準、多久進行準確度檢驗,相關的規范標準和程序仍然存在空白和盲區。

交管部門應進一步規范各地設置和使用“電子警察”的標準,加強設置地點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並向社會公開說明,接受社會監督和投訴。此外,交通罰款用途應該公開、規范,盡量做到專款專用,讓罰款真正實現“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