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市場咨詢公司畢馬威對電動汽車市場進行全面研究後得出的結論。這項名為《明智下註數十億美元》(Place Your Billion-Dollar Bets Wisely)的研究報告預計,汽車制造商目前在電動汽車行業投入,考慮到通脹因素,這筆費用已經超過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上世紀將人送上月球的費用。2030年,電動汽車將占到全球汽車市場份額的24%至37%。
汽車制造商的命運將取決於高管們如何在燃油車的衰落以及新能源汽車興起之間尋找平衡。如果2030年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達到30%,那麼整個汽車行業將會有4000萬輛燃油車產能過剩,相當於200傢工廠無所事事。
這項研究稱:“風險不能再高瞭。”“新的市場主導地位將會建立起來,而舊秩序可能會被打亂。”向電動汽車的轉變將導致汽車行業發生“巨大的結構性變化”,但成功並沒有簡單的規則可言。
問題在於,若向電動汽車領域投入規模太大、太早,可能會讓傳統汽車制造商失去維持利潤來源的燃油車市場。但是這項研究也指出,在電動汽車領域的行動落後可能意味著那些長時間依賴燃油車的制造商會走上窮途末路。
該研究合著者、畢馬威汽車業務全球主管加裡·西爾伯格(Gary Silberg)在接受采訪時說:“把握時機的風險很大。”“如果在5年時間裡做錯瞭,你可能會破產。”
事實上,西爾伯格和研究合著者預測,有一兩傢世界頂級汽車制造商將無法應對這一轉變,並在未來十年內不復存在。
“可能更多,”西爾伯格說。“你可能會遇到一些嚴重的破產情況。”
目前,太多的汽車制造商瞄準瞭價格在5萬美元以上的電動汽車市場,但這一市場體量很小。通用汽車剛剛推出一款標價在10萬美元以上的電動悍馬SUV,與起價8萬美元的悍馬皮卡互補。電動汽車初創企業Rivian Automotive今年將推出一款電動皮卡及SUV,定價7.5萬美元。但問題是5萬美元以上的汽車僅占美國市場的17%。
西爾伯格說:“太多造電動汽車的廠商在追逐很小一部分消費者。”“這將是一場行業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