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NTNU大學博物館的昆蟲研究員表示,通常我們會通過昆蟲的外表來區分昆蟲,但杜鵑蜂的外形太過相似,這讓人很難分辨。200多年來,昆蟲研究人員一直在努力將杜鵑蜂分類到正確的 "物種盒子 "中,並確定哪些特征是一個物種內的變化,哪些是物種特有的差異。在過去的10年裡,DNA條形碼帶來瞭重大突破,通過觀察杜鵑蜂遺傳物質的差異,可以區分不同種類的杜鵑蜂。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兩種杜鵑蜂,它們的外觀存在微觀差異,DNA的差異也非常小。
下一步是觀察每隻杜鵑蜂,找出它們是否屬於不同的物種,昆蟲之間通過信息素進行交流,換句話說,它們有一種化學語言。關系非常密切的物種通常有完全不同的語言,以防止它們雜交。杜鵑蜂是一種語言能力高於平均水平的昆蟲。它們是寄生蟲,也就是說,它們的行為和杜鵑一樣,在其他蜜蜂和黃蜂的巢中產卵。幼蟲生長迅速,比宿主的卵先孵化。然後,它們會吃掉卵、幼蟲和宿主安排在巢中的食物供應。
當作為寄生蟲生活時,不被發現是很重要的,因此杜鵑蜂也學會瞭宿主的語言。通過進行一項規模不大的語言研究,研究人員能夠發現,這兩隻幾乎一模一樣的杜鵑蜂確實屬於不同的物種。它們使用不同的宿主,這意味著它們也說著完全不同的語言。
當一個新物種被描述出來時,必須給它一個名字。在歐洲從事杜鵑蜂研究的研究人員中宣佈瞭一個命名競賽,然後對來的提案進行投票。 如前所述,挪威發現的這種新蜂與另一個叫Chrysis brevitarsis的物種非常相似,所以新物種被命名為Chrysis parabrevitarsis,意思是站在brevitarsis旁邊的那個物種。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