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貨拉拉女用戶跳車身亡事件中,預估搬運費、推薦行駛路線仍存在糾紛與不合理,這說明互聯網技術仍無法完全打破信息壁壘,貨拉拉作為行業先行者,並未規范貨運行業的亂象。

3月3日,長沙警方披露貨拉拉女用戶車某跳車事件的更多細節,車某和司機間的矛盾起源於前者拒絕瞭後者提出的付費搬運服務。而行駛期間,司機為搶下一單業務,更改行車線路。期間車某多次提出,因為偏航要求停車,司機未予以理睬,直至在某園區黑暗道路上,車某從副駕駛車窗“跳車”。

同日,檢察機關批準逮捕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司機。

由於車內沒有安裝錄音、錄像裝置,加之行駛路段沒有監控,受害者車某究竟是自主跳車還是從車窗意外墜車,似乎成為謎題。

劇情反轉,網友開始分站在司機和乘客立場兩端。然而,如果回顧整個事件,被爭議和討論的不應該隻有司機,還有平臺方貨拉拉。

盡管貨拉拉在聲明中提出將強化已有的安全功能,加入位置保護功能識別和預警偏航、長時間停留等狀況,嚴控司機準入制度,加強警企合作等。但對於這起事件的根本性矛盾,貨拉拉仍未提及。

為此,《IT時報》三問貨拉拉。

01

合規嗎?

上海交警嚴打貨拉拉司機無證運貨?

“真不想幹瞭,今天交警在到處查車。”3月4日,一位上海金山區的貨拉拉司機在群裡抱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群裡陷入沉默。這是群裡很多人的共同經歷。貨拉拉司機王浩加入貨拉拉平臺已有3個月,他在上海內環被罰過。

他的座駕是一輛七座小型面包車(東風小康K07S)。七座面包車是客服口中最好拉貨的車型。而王浩認為,這是一輛有著客運、貨運兩種功能的車,即使不做貨運,還可以載客。但他不知道的是,私自“客轉貨”並不合規。

一來行駛證上標註車輛是客車性質,二來王浩沒有辦理通行證。駕照扣3分、現金罰200元,他的半天成果被交警作為處罰。

根據上海市交通委政策,2019年1月起,4.5噸及以下普通貨運車輛配發道路運輸證,對於總質量4.5噸及以下普通貨運車輛從事普通貨物運輸活動的,交通執法部門不得對該類車輛、駕駛員以“無證經營”和“未取得相應從業資格證件,駕駛道路客貨運輸車輛”為由實施行政處罰。

圖源:交通運輸部網站

圖源:交通運輸部網站

但這一條例針對的是貨車,而非客車性質的七座面包車。同時,據一位普陀區交警透露,目前針對貨車,交警正在檢測通行證。

值得一提的是,運輸證的頒發機構為交通委,而通行證由交警大隊發放,兩者不是同一個證書。

據《IT時報》記者瞭解到,目前通行證分為普通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兩類,其中新能源車能申請到通行證的概率為30%,而普通燃油車的難度更大,一百輛車隻能發幾張證。此外,據上海市交管局交警總隊客服人員透露,2021年的通行證已發放完畢,即日起至10月底提交資料申請的,發的是2022年的通行證。

王浩很疑惑,此前貨拉拉工作人員告訴他,運貨上路不需要辦理運輸方面的證件,甚至沒有強調不能“客改貨”,更未提及通行證一事。這也是上海貨拉拉司機群中大多數新司機的共同經歷。

這意味著,很多剛剛入場的貨拉拉司機是在“無證運貨”。

據上海交通委官方微信顯示,2020年12月,在上海長壽路上,交通執法隊員就查到瞭幾位沒有營運資格的貨拉拉司機,通過“客改貨”在貨拉拉上拉貨。按照相關規定,這些經過改裝且不具備營運資質的違規車輛將被交通委進行處罰,並暫扣車輛。

但平臺知道政策風險。據報道,2020年年底,上海市交通執法總隊執法人員曾前往貨拉拉公司進行約談,平臺相關負責人回答司機入駐需要哪些資料時,閃爍其詞。

時至今日,至少從司機端的反饋來看,貨拉拉還未有明確整改要求和措施。

02

安全嗎?

司機搶劫、運毒,僅暫停服務1-30天?

平臺在審核方面的“佛系”不止反映在通行證一方面。急速擴張的貨拉拉,需要更多司機加盟購買其會員。

此前《IT時報》曾報道,司機入駐貨拉拉時,工作人員對駕齡並無要求,唯一的條件是年滿20歲。同時,工作人員不會檢查司機的背景以及此前是否有不良駕駛記錄前科。而自稱為貨拉拉內部工作人員的人士曾表示,能幫被平臺封殺的污點司機回流。

值得關註的是,當用戶註冊貨拉拉時,需要簽署的《貨拉拉平臺安全規則》中,有各種奇葩規定。

對於平臺用戶的違規行為,貨拉拉有幾種措施:警告、暫停服務、永久停止服務,但對於怎樣的行為適合何種處罰,《安全規則》中有諸多令人不解之處。

比如第二章第十條,“平臺用戶對其他用戶實施限制自由、故意傷害、威脅恐嚇、尋釁滋事等影響人身安全行為的,視情節嚴重程度予以警告並暫停服務1-30日,情節特別嚴重的,永久停止司機服務。”照此理解,哪怕司機限制瞭叫車人的人身自由,也可能隻是先暫停服務。

諸如此類的規定不勝枚舉。“用戶發生搶劫、搶奪或盜取貨物財物”,“違規運輸法律法規所禁止運輸的危險品、違禁品、毒品等行為”,以及貨物丟失、貨物損毀、扣貨、人員超載等情況,都是如上述般處罰。

圖源:貨拉拉平臺安全規則

圖源:貨拉拉平臺安全規則

即便如今貨拉拉承諾將對司機嚴控,但截至3月8日記者發稿,此協議條例依然沒有任何變化。

入駐司機良莠不齊,更多故事被報道。有女用戶遇到因差評被司機電話騷擾。也有用戶因害怕司機報復並知道自己的住址,選擇搬傢後再給出差評。還有用戶被司機跟蹤、電話信息被泄露。

不止是用戶的人身安全,貨拉拉或許無法保證用戶的財產安全。根據貨拉拉協議,平臺隻負責上貨後和卸貨前的運輸過程,期間發生的任何問題貨拉拉將責任推脫給用戶與司機,自行商量。

圖源:貨拉拉網絡貨運服務協議

圖源:貨拉拉網絡貨運服務協議

這也是為什麼運輸過程中,用戶與司機有爭執糾紛時,貨拉拉客服表現出懈怠和不作為。“這不關貨拉拉的事情。”一位貨拉拉用戶向平臺投訴時,客服建議與司機協商。

03

有價值嗎?

司機搬運坐地起價,信息壁壘被打破瞭?

再回到車某事件,兩個關鍵信息不容錯過:付費搬運服務和司機變道。

杭州貨拉拉用戶李文(化名)告訴《IT時報》記者,近期搬傢時,司機曾問過李文是否要付費搬運,看瞭半輛貨車的行李,給出瞭200元的人工費。但李文嫌貴,沒有同意。

如今仔細查看貨拉拉平臺上的信息時,他表示老傢和新傢均裝有電梯,貨物中唯一的大件是一個宜傢的隔板書架,不到10公斤。如果按照貨拉拉平臺上的搬運費計算,隻需要31元。

圖源:貨拉拉

圖源:貨拉拉

但貨拉拉用戶協議顯示,平臺根據市場基本行情制定搬運費計價標準,該標準僅供參考,實際費用應由用戶與司機協商確定。“由此產生的任何形式的爭議、糾紛、索賠、責任與貨拉拉無關。”

貨拉拉不參與乘客與司機關於費用的糾紛,正是平臺的推諉態度,滋生瞭司機坐地起價的行為。

據《環球人物》報道,曾有用戶經歷司機中途加價,未按照約定搬貨上樓等行為。在其向貨拉拉平臺投訴時,客服卻表示:“司機上門要求加價的時候,你可以拒絕,然後重新下單。”

另一方面,車某跳車事件中,司機在行車過程中變道,為的是搶單。警方的通報顯示,該案兩個地點之間,貨拉拉App導航路線預估用時約21分鐘,專案組多次實驗發現,司機偏航路線的行駛時間可節省4分鐘左右。

圖源:警方通報

這反映出平臺給出的規劃路線在司機眼中或許並不合理。作為一傢互聯網同城貨運平臺,提供的地圖線路規劃比不上有經驗的司機,其技術含金量需要打個問號。

預估搬運費、推薦行駛路線仍存在糾紛與不合理,這說明互聯網技術仍無法完全打破信息壁壘,來規范貨運行業的亂象。

記者手記:我們還能相信貨拉拉嗎?

“或許當貨拉拉具備足夠的市場支配地位的時候,才能制定規則並約束承運商。”這是樂觀者的猜測。但現實或許是殘酷的。

盡管貨拉拉在細分領域市場占有率居前,但是其在貨運市場占比並不大。前瞻數據顯示,目前同城貨運市場體量超過1.3萬億元,但針對C端用戶的同城互聯網平臺交易量近495億元,占比不到4%。

圖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另一方面,貨拉拉是逐利的。采用會員制能從司機端每月收割會員費。或許是為瞭爭奪更多司機,平臺對司機審核不嚴,也令用戶體驗大打折扣。準入門檻低、運營管理難度大、客單價低、價格標準化難是行業痛點,反映在部分用戶身上則是體驗差、司機素質低、漫天要價……

“規模不足以支撐服務質量。”這是一位浙江財經評論員對貨拉拉的註解。

互聯網+的價值在於打破信息壁壘,從而提供更高效、便宜、快捷和更好體驗感的服務。如今,帶著合規、安全和價值三重鐐銬的貨拉拉令人深思。

因為無證運貨,貨拉拉可能面臨政策風險。平臺對於司機審核的不嚴謹,可能帶來用戶的人身、財產安全困擾。而貨拉拉可能不合理的路線設計和推諉的態度,催生瞭司機坐地起價的行為,令此前的“黑車”搬傢的故事搬至線上上演。

當貨拉拉背離瞭快捷、高效、廉價和高質量服務的互聯網內核,我們不禁想問,這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哪?當更多巨頭入場同城貨運領域時,貨拉拉能否保住行業領先的地位?更重要的是,用戶還能相信貨拉拉多久?

若幹年後,貨拉拉要想在互聯網浪潮中乘風破浪,不僅需要資本的加持,還需要搭建好企業的核心價值。

作者/IT時報記者 孫鵬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