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是的,在瘋狂刷新營收紀錄,甚至一度在排行榜上超越《王者榮耀》之後,《原神》開發商米哈遊,現在已經開始投資腦機接口瞭。

還是正經跟全國排名前五的瑞金醫院合作的那種。

消息一出,當即有網友表示:現在就想去充原神瞭……

橋豆麻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難道是米忽悠掏空你我錢包的最新策略???

米哈遊、瑞金醫院成立聯合實驗室

根據瑞金醫院的官方消息,3月4日,米哈遊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合作的目的,是結合各自在信息技術領域和醫學臨床研究領域的優勢,共同建立“瑞金醫院腦病中心米哈遊聯合實驗室”。

圖源:瑞金醫院

簡單來說,就是米哈遊給錢,上海交通大學出力,雙方圍繞“腦機接口技術的開發與臨床應用”等研究課題,想搞點大事情。

據報道,目前,這個聯合實驗室已經啟動瞭“難治性抑鬱癥腦機接口神經調控治療臨床研究”項目。

就是說,要嘗試用腦機接口的技術,來治療抑鬱癥。

那麼,米哈遊為什麼選瞭瑞金醫院?這個項目具體又是怎樣的研究?

國內首個腦機接口及神經調控中心

在去年年底,瑞金醫院成立瞭國內首個腦機接口及神經調控中心,並隨即開啟瞭治療抑鬱癥的臨床腦機接口研究項目。

能夠成立這樣一個研究中心,一方面是因為瑞金醫院有豐富的神經疾病臨床資源,另一方面,也跟上海交通大學在腦機接口方面的研究基礎有關。

這一中心的主任,就是由瑞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孫伯民,和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呂寶糧共同擔任的。

圖源:澎湃新聞

孫伯民教授同時也是亞洲功能神經外科學會主席。2001年在世界上首次報告內囊前肢毀損產生腦葡萄糖代謝改變,2003年在世界上首先報告丘腦底核電刺激治療肌張力障礙,2007年發明手術方法治療神經性厭食癥。

呂寶糧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IEEE Fellow,專註於仿腦計算理論與模型、神經網絡、機器學習、腦-機交互、情感計算等研究方向。

他有關腦機接口情感識別的一篇論文《Investigating critical frequency bands and channels for EEG-based emotion recognition with deep neural networks》,引用量達到455次。

根據Google Scholar,目前為止,呂教授的論文引用數為9124,h指數達到46。

而呂寶糧教授,正是米哈遊CEO蔡浩宇攻讀碩士時的導師

關於研究本身,孫伯民教授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曾介紹,在腦機接口治療抑鬱癥方面,他們已經有過第一代技術的探索:

將電極芯片植入人腦,用電極芯片直連神經環路,通過電刺激進行神經調控治療。

由於抑鬱癥這類精神疾病主要是腦內神經環路功能紊亂引起的,這樣的療法能有效避開傳統藥物治療難以集中到腦內的缺點。

圖源:東方衛視

不過,第一代技術當中,調控的結果隻能由病人自己反饋給醫生,比較主觀。

而在目前他們開展的第二代技術,也就是米哈遊本次提供資金支持的項目中,電極芯片會有神經信號記錄功能,可以傳遞信號並反映在計算機上。

如此一來,病人是否出現問題,從哪個階段開始抑鬱,期間有什麼變化,都可以直觀地被監測到。

並且,腦機接口神經起搏器(腦起搏器)可在體內停留更久,從15年延長到25年。

如此看來,雖說是“腦機接口”,但上海交通大學和瑞金醫院的研究更多是專註於臨床治療的方向,並非指向“頭號玩傢”,跟遊戲著實差得有點遠。

那麼米哈遊此番入局腦機接口,又該如何看待?

與此前米哈遊CEO蔡浩宇所說的“想做10億人生活的虛擬世界”可有關系?

就有不少網友提到,這是要快進到刀劍神域/頭號玩傢的節奏啊。

雖然現階段的主要研究目標是臨床治療,但米哈遊投資,總是得有點業務相關不是?

也有網友認為,即使是單純作為跨領域投資,醫療和互聯網互融早已是大方向,米哈遊的這種佈局也屬正常。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米哈遊的這一投資,還是營銷效果為主。

G胖:我對腦機接口很感興趣

不過話說回來,腦機接口在遊戲領域的發展現狀如何,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目前大部分的遊戲公司都是專註於通過大腦(或生物反饋或肌肉)接口獲得玩傢的輸入,從而帶來沉浸式體驗。

在最新的NeurotechX舉辦的虛擬會議中,幾個遊戲公司探討瞭腦機接口在遊戲當中的應用,並展出瞭他們最新研究項目。

比如像Valve公司。

會議上,他們對自己目前在做的研究含糊其辭,但提出瞭一個觀點:通過收集玩傢在玩遊戲時的經驗和情緒的實時數據,給玩傢帶來一個全新的適應性遊戲體驗。

而這其中測量的數據,則是玩傢在做不同事情,比如競爭、策略遊戲時大腦發出的腦電圖信號。

但就在上個月,Valve 遊戲公司創始人、Steam的老板Gabe Newell(以下簡稱“G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瞭研究新進展,並表示自己對腦機接口很感興趣。

目前,他們正在與開源腦機接口平臺OpenBCI共同開發一個腦機接口軟件開源項目。

遊戲開發者可以用一個魔改版的VR頭盔,讀取玩傢的腦電波信號作用到遊戲中。

也就是說,G 胖想用腦機接口技術讀取玩傢的腦電波,實現不用手不用腳,光是用腦袋想想便能控制角色或物體的動作,以擺脫手柄一類的外部控制設備。

還有像瑞士的 MindMaze 公司通過讀取佩戴者的臉部肌肉神經電信號,使得VR虛擬角色的面部神情更加傳神,細節更加豐富。

甚至有公司直接以頭號玩傢那味兒來搞瞭,通過高保真觸覺服飾、手套、頭盔,讓你在虛擬現實中感受你所看到的物體。

雖然目前來看,米哈遊投資腦機接口跟遊戲沒啥關聯,但未來還是有可能滴~

至於會怎麼應用,也許從上面這些場景中可以找到答案。

上海交大出身的團隊

最後,再來簡單梳理下,這位極具潛力的“頭號玩傢”,它的發展歷程。

2011年,三位24歲的年輕人蔡浩宇劉偉羅宇皓成立瞭米哈遊工作室。

當時,他們正在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讀研二。因為同時對動漫、遊戲感興趣,所以創立之初就確定瞭動漫遊戲的方向,創辦資金為10萬元。

圖源:澎湃新聞

隨後,他們以獨立開發者的身份開發瞭首款遊戲《fly me to the moon》。不過作為一款付費下載的遊戲,與當時商業上的預期有一定的差距。

2012年2月13日,米哈遊公司正式成立,將業務集中於國產動漫文化下的移動遊戲、動漫領域。

在2012年到2016年這幾年的時間裡,他們上線瞭《崩壞學園》系列的三款遊戲,並在2017年迎來一個爆發期,營收飆升至5.88億元。

因此也就在這一年,米哈遊首次遞交IPO招股書,計劃募資12.22億元。

但就在去年9月,米哈遊撤回瞭上市申請,同月推出瞭《原神》IP。

雖然開服之初伴隨不少爭議,但依然否定不瞭它迅速出圈的事實。

App Store年度遊戲Google Play年度最佳金搖桿第二名……

與此同時,也為米哈遊帶來不少的創收。

據數據調研機構Sensor Tower最新數據表示,《原神》迄今為止已創造瞭 8.74 億美元的收益(約 56.7億人民幣),僅次騰訊的《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位列全球總榜第三的成績。

此外,Sensor Tower還透露,《原神》在最近三個月內吸金也一直穩定在1.5億美元以上,使其成為世界上吸金最猛的手遊之一。

對瞭,米哈遊CEO蔡浩宇在上個月立下瞭一個Flag:

希望在2030年,打造出全球十億人願意生活在其中的虛擬世界。

會有可能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