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423px-Apothecary_wearing_a_surgical_mask_(cropped).jpg

新冠大流行遠未結束,但隨著全球各地區疫苗接種力度的加大,病例數已連續數周下降。以色列可能是最接近實現COVID-19群體免疫的國傢,但這一流行病還將持續相當一段時間。一個國傢有相當比例的人口需要接種疫苗或在感染後存活下來,才能實現群體免疫。即使如此,SARS-CoV-2也總是存在著發展出疫苗破壞性突變的風險,可能會感染患病或接種過疫苗的人。所以人們即使在接種瞭兩劑疫苗後,也要繼續遵守可以降低感染風險的安全措施。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經常保持手部衛生、室內場所通風等,都有助於降低傳播風險。而看起來,假設一項新研究的結論是準確的,人們可能還會考慮一種額外的保護裝置。

根據印度一項新的研究報告,戴眼鏡的人比不戴眼鏡的人受感染的可能性要小。這項研究發表在MedrXiv上,這意味著它還沒有經過同行評審。但ABC新聞解釋說,印度的研究提供瞭與中國單獨研究類似的結論。根據那篇論文,中國約有30%的人戴眼鏡,但隻有5%的COVID-19住院患者戴眼鏡。

印度科學傢研究瞭304名10歲至80歲的COVID-19患者的數據。他們都出現瞭癥狀,但其中隻有60人戴瞭眼鏡,其中42人被認為是長期戴眼鏡的人。

研究人員指出,通過眼睛感染COVID-19似乎“極為罕見”。但眼睛仍然是該病原體的一個入口。而其他研究也表明,該病毒會對眼睛造成傷害。科學傢們說,病毒可以通過連接每隻眼睛和鼻子的鼻淚管進入鼻子。一旦進入鼻腔,病毒就可以與ACE2受體結合,在下降到肺部之前感染細胞。

從疫情發生初期,衛生官員就建議公眾避免用臟手觸摸臉部,特別強調眼睛、鼻子和嘴巴。然後,衛生官員建議民眾戴上口罩,口罩可以阻擋飛沫和氣溶膠進入鼻子和嘴巴。作為一個額外的好處,口罩還可以防止人們接觸鼻子和嘴巴。

研究人員寫道:“一個人有(習慣)在一小時內平均觸摸自己的臉部23次,平均每小時觸摸眼睛3次。”

新冠病毒被認為主要是通過感染者在咳嗽、打噴嚏和說話時噴出的飛沫和氣溶膠進行傳播。但口罩不會阻擋病毒到達眼睛或阻止人們接觸眼睛。

治療COVID-19患者的醫護人員都配備瞭安全護目鏡或塑料防護罩,以幫助阻擋病毒進入眼睛。除此之外,還有用於遮擋鼻子和嘴巴的醫療級口罩。

印度的研究表明,戴眼鏡的人比不戴任何眼鏡的人感染COVID-19的幾率低50%至66.7%。如果結論準確,人們可以嘗試在公共場合使用眼鏡,進一步降低新冠病毒傳播風險。完整的研究報告可在此鏈接中查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