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自:Apache.org 官網)

阿帕奇基金會指出,Marko Rodriguez 在 Twitter 上發表的挑釁言論,有違 ASF 的行為準則。

比如他認為,大型科技企業營造的文化氛圍,旨在通過對人民意識形態上的壟斷,來達成保護行業中的壟斷經濟地位的目的。

在被問及是否受到瞭社交媒體服務的內容限制(缺乏明確一致的準則或正當程序)等挑戰時,Marko Rodriguez 予以瞭否認。

他答道:我喜歡發佈推文,如果阿帕奇基金會喜歡‘出警’,這自然也是他們的自由。

那麼問題又來瞭,他們是否真的喜歡?如果不是的話,那我們將如何提供幫助?

如果一方對此感到滿意,那因受到阻礙而失去瞭快樂的另一方又該怎麼辦?

在隨後的消息中,Marko Rodriguez 指出自己已經收到瞭死亡威脅,要求其為曾經發表過的觀點致歉,甚至指責他是特朗普的鐵桿粉絲。

然而現實是,他從未投票,也根本不在意這方面的抨擊。此外 TinkerPop 項目組的其他成員表示:

Marko Rodriguez 擁有一個並不隸屬於阿帕奇基金會的 Twitter 賬戶,上面的諷刺言論僅僅是個人態度的生動表達。作為外人,我們沒有權利去評判其行為的對錯。

ASF 行為準則(傳送門)

遺憾的是,阿帕奇基金會並未采納這一建議,聲稱其違反瞭 ASF 的行為準則,最終還是通過瞭董事會的罷免決議。

為瞭反對這項除名決議,阿帕奇基金會九名董事會成員之一的 Niclas Hedhman 也以辭職作為抗議。他在致 The Register 的電子郵件中感嘆道:

在互聯網新興時期,人們普遍知曉書面表達可能存在一定的疏漏,任何誤解都可能由此引發。

然而現在的情況有些截然相反,所有詞句都被以最荒謬的方式進行解釋,並且很容易遭受無解的惡意。

至於 Marko Rodriguez 將自己的推文發佈到 private @ tinkerpop 郵件列表的說法,Niclas Hedhman 也認為這項指責是失實的。

尷尬的是,截止發稿時,Rodriguez 的個人 Twitter 賬號已被平臺封掉,使得外人難以再去查證和梳理爭議言論的前因後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