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2010年5月,索尼在海外發佈瞭NEX-5/NEX-3相機。一個月後的國內發佈會上首次出現瞭“微單”,意為體積微小但具有單反畫質。後來我們才知道,索尼中國還在發佈會當天申請瞭“微單”商標。
▲來自索尼官網
憑借NEX系列的產品力和索尼中國的強勢宣傳,“微單”很快深入人心。其他廠商也開始在非一些正式場合中(包括問答對話和一些內部PPT)中使用“微單”一詞。2010年9月至10月,奧林巴斯先後發佈瞭兩篇包含“微單”一詞的新聞稿,旨在明確自己的領跑者地位。
▲百度搜索的結果
——發展
進入2011年後,索尼註冊“微單”商標一事公開化,索尼也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向大眾灌輸隻有索尼微單才能被叫做微單。這時候,其他廠商意識到“微單”不是隨便用的,而奧林巴斯則將“微單”改成“微型單電”並一直沿用至今。
▲奧林巴斯官網
此後幾年,大傢表面上相安無事,隻留下“微單”商標後面的一連串的異議申請和復審狀態。期間,小米生態鏈企業小蟻曾經掀起瞭一些波瀾(但也隻是一些波瀾):它在2016年9月發佈瞭“小蟻微單相機M1”並且在官方微博上回應瞭網友對於使用“微單”一詞的質疑。
▲來自@小蟻微單相機官方微博
——(目前的)結局
到瞭2018年,情況急轉:佳能、尼康先後在官方網站上使用瞭“微單”一詞。
▲來自佳能官網
▲來自尼康官網
所以,到底發生瞭什麼?我們知道商標是有大類和子類(類似群)的。從上面@小蟻微單相機 的微博中,我們能看到索尼申請瞭照相機(攝影)、光學鏡頭等子類。但在2017年最終通過審批的隻有攝像機子類 —— 直到今天,索尼隻能用“微單™”來描述相機,在受法律保護的效力上是遠不如註冊商標的(作為參考,黑卡®是註冊商標)。
在今天,各大相機廠商對於旗下無反產品的稱呼依然分為兩大派別: 微單:索尼、佳能(一些情況下特指EOS M系列)、尼康無反:松下、富士、徠卡、哈蘇 至於奧林巴斯(現已更名為“奧之心”)依然使用“微型單電”的叫法。
——小結
首先,“微單”確實是由索尼中國率先提出並斥資推廣的,這和二十年前的“PDA”商標爭議一案有著本質區別。這個詞語非常契合早期無反相機的產品特點,即凸顯瞭體積上的“微”,又能讓人聯想到具有高畫質和專業性的“單”反,為推動這個品類的快速發展起到瞭重要作用。 但國傢知識產權局並沒有全盤通過索尼的申請,給微單附加™或許就是索尼最後的倔強 —— 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快速識別哪些文章受到瞭索尼的幹預。 最後,當您遇到ET或其他作者、媒體用“微單”描述其他品牌相機時,現在已經無需“出警”瞭(而這也是ET為什麼又把這件事情翻瞭出來)。
——附:在售相機的主要類別
* 強調“在售相機”就可以忽略固定鏡頭的單反
* 強調“主要”就可以忽略索尼A卡口單電相機
* 富士X100系列不能更換鏡頭所以不屬於無反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