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快遞被造謠出軌案”當事人吳敏(化名)回望過去一年,覺得非常艱難,但看到案件向好發展,她對新的一年有信心,也希望能幫到更多人。實習生 汪航 視頻編輯 吳佳穎(10:11)
吳敏還在等待案件的結果,她說這個空檔想想多陪陪傢人,“如果天氣好、時間也允許的話,我會陪他們到周邊去走一走”。新的一年,她相信是嶄新和美好的,也希望能幫到更多的人。
去年7月,她到小區快遞驛站取快遞時,被附近便利店店主郎某偷錄視頻。郎某隨後與朋友何某編造瞭“女子出軌快遞員”的聊天內容並發至微信群,謠言經由轉發、加工,瘋狂流散。
被偷拍視頻部分畫面。
這之後,吳敏被公司勸退,陷入抑鬱狀態,找工作屢屢碰壁,就連男朋友的工作也丟瞭……她稱自己遭遇瞭“社會性死亡”,“活成瞭一個笑話”。
但流言沒有擊垮她。2020年10月26日,吳敏向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要求以誹謗罪追究郎、何兩人的刑責。12月14日,她收到瞭“今年以來的最好消息”: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正式受理瞭她的刑事自訴。
餘杭法院立案受理吳敏(化名)的刑事自訴。
11天後,案件由自訴轉為公訴,杭州市公安局餘杭分局對郎某、何某網絡誹謗他人案立案偵查。目前,案件已經移送餘杭區檢察院。
“終於可以長舒一口氣瞭。”吳敏說。也有許多網友給她發私信,“你不是在為自己發聲”,他們傾訴自己相似的遭遇。而吳敏會鼓勵他們,“勇氣、堅持和證據缺一不可。”
“我們永遠不會是一個人在戰鬥,有整個司法機關在背後一直默默地支撐著我們。”吳敏說。
以下是與吳敏的對話
澎湃新聞:這件事從發生到現在一直都備受矚目,目前案件有哪些進展呢?
吳敏:2020年12月25日,案件從自訴轉為瞭公訴,2021年1月份,警方結束瞭立案偵查階段並移送到瞭檢察院,我目前也在等官方的消息。
澎湃新聞:這個結果背後肯定付出瞭很多努力,當初的維權過程是怎樣的?
吳敏:我當天就選擇瞭向公安機關報案,當他們受到瞭行政拘留九天的處罰之後,我開始找律師收集證據,並選擇瞭向餘杭區法院提起刑事自訴。
吳敏來到餘杭區人民法院遞交自訴材料。
澎湃新聞:經歷這個過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吳敏:選擇自訴之前,我就知道這條路會很難,當我走到這條路上之後,我發現它遠比我想象的要難很多。很多和我有相似經歷的人可能也在維權,他們和我有相同的難點,包括最開始的取證難,其次是在刑事自訴中想要立案,也是一個比較難的臺階。
在事情剛發生幾個月的時候,它對我造成的改變都是負面性的,比如說影響著我個人的身體和心理狀態、影響著我的工作和基本生活,但是隨著案件的逐步發展,包括刑事自訴立案成功,包括自訴轉公訴,更多地是由壞到好的一個轉變。
如果我以後很不幸再遇到類似的事情,我會比我這一次更加勇敢地站出來。
澎湃新聞:之前因為這件事你一度情緒崩潰至抑鬱,現在好一些瞭嗎?
吳敏:可能我之前的狀態還會存在,但它是在逐漸減弱的,我覺得可以逐漸地控制它。當初的立案成功和後來的轉公訴,都幫助我改變瞭自己的情緒,讓我從非常困惑的狀態逐漸走出來。這段時間,我可能還會配合司法機關一些工作,加上又是年底瞭,我借這一段時間可以多陪陪傢人,享受一下沒有工作的生活。
吳敏的抑鬱癥診斷報告。
澎湃新聞:你之前形容這是一次“社會性死亡”。
吳敏:當我想要重新走入社會但是沒有被接受的時候,或者說是當我開始逃避一些東西,開始和自己的圈子做斷舍離的時候,我才感受到瞭社會性死亡。我當初為什麼對它充滿恐懼,就是因為我不知道我這樣的“死亡”還會存在多久,以及我是否還能夠走出來。
但是隨著後面案件(發生)逐漸轉變,更多的人看到我,更多人關心我、支持我,還有我自己一些想法的轉變,我覺得我已經從這種恐懼中走出來瞭。
就像我之前對媒體、對網友說的,工作會給我們帶來收入,工作有時候也能夠帶給我們一種對社會產生價值的感覺,所以當我沒辦法工作的時候,我就會覺得我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我會更加恐慌;但我後面想到這段時間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我也可以用這一段時間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自己或多或少地產出價值,我對於“社會性死亡”的恐懼其實在逐漸減弱,甚至是消失的。
澎湃新聞:這起案件最近入選瞭“2020年度十大法律監督案例”。
吳敏:它本身是我的個人案件,但是從轉公訴到最高檢發聲後,我覺得(它)更是想向社會講明一種(觀念),就是網絡的發展越發便利,也成為瞭很多人傷害他人的一個兇器,(它)更想表達的是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也想讓那些受到不法侵害的人明白一個道理,就是我們永遠不會是一個人在戰鬥,有整個司法機關在背後一直默默地支撐著我們。
澎湃新聞:之前提到有一些網友也找到你傾訴他們的遭遇。
吳敏:對於能夠幫助他人,這個想法是我一直有的,並且在盡力去做。但是我隻是一個曾經的受害者,我能給他們做的東西微乎其微,隻能是以一個曾經經歷過這些的人分享一些建議,如果他們真的想要站出來維護自身權益的話,我覺得更多的還是要靠自己的勇敢以及堅持,包括最核心的東西——證據。
很多人想要維權,但是因為最開始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是慌張的,甚至不知道證據在維權這件事情上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忽略瞭這一點,導致後面的維權難。所以我想說,如果大傢很不幸遭遇瞭類似的事件,或者是想要勇敢地站出來的話,一定要收集好證據,以及第一時間鎖定證據,這個是非常關鍵的。
澎湃新聞:很多人覺得你非常勇敢。
吳敏:我可能隻是在做一個非常小的事情,但是有一些網友給我一些回應說身為女性要感謝你,有些人會告訴我,真的很感謝你,你不是在為你自己發聲,我看到這些東西以後,我覺得我當初站出來的這個艱難的過程,是非常值得的,也是正確的。
當事人吳女士。
澎湃新聞:你會怎麼回看過去的2020年。
吳敏:2020年我覺得可以說對每一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一年,也是非常艱難的一年。可能對我來說是難上加難。但是在12月份我的案件立案成功,然後緊接著自訴轉公訴,我覺得一切都是在往好的(方向)發展,雖然2020年那麼艱難,但是我覺得新的一年會是嶄新的,會是美好的。
我想感謝的人有很多,首先是我的傢人,從這件事情發生到現在,我的傢人一直都是支持我的,一直是陪伴我的。還要感謝像你們一樣的媒體人,因為我從發聲之後,有很多媒體人在關註著我,也關註著遭遇誹謗的其他不幸的受害者,然後還要感謝網友,因為網友其實一直在給我輸入很多正能量的聲音,我覺得也是幫我心態和生活往好裡轉變的非常大的原因,還要感謝司法機關對於我案件提供的支持與幫助。
澎湃新聞:事件發酵後,很多網友以各種形式支持你,你有什麼話想對他們說嗎?
吳敏:我最想說的就是感謝,但是有的時候我覺得感謝說出來太輕瞭,但是還是想說一聲,對於大傢給予我的幫助支持,我真的發自內心地感謝你們。我祝大傢春節快樂,在新的一年可以事事順利、身體健康。
澎湃新聞:今年是在哪裡,和誰一起過年?
吳敏:我會留在杭州和我的傢人一起迎接新年。
這是我在杭州過的第一個新年,也是我在南方迎接的第一個春節,我覺得不會有過多的規劃,更多的就是多陪陪傢人,然後如果天氣好的話、時間也允許的話,我會陪他們到周邊去走一走。
澎湃新聞:新的一年有什麼計劃嗎?
吳敏:可能前期我還是要等案件,因為案件移交到法院開庭才有一個最終的結果。然後就是希望新的一年可以有精力去幫助更多的人,因為很多人私信我,但是由於我的精力有限,沒有辦法那麼及時地與他們聯系。剩下的,我個人的生活與工作,更多的是順其自然吧。